论述题:论述英美等国的波普设计的利弊,谈谈现代中国设计多样化对提升经济内循环竞争力的意义。 — 64-东南-吴宇豪的回答

波普设计的本质是形式的,违背了工业生产中的经济法则、人机工程学原理等基本原则,因而昙花一现。但其影响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利用色彩和表现形式方面为设计领域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由此刺激了这方面的探索,促进了设计的软化,为后现代主义设计埋下伏笔。21世纪是我国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艺术设计发展取得突破性成就的黄金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在社会发展稳定,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的环境优势下,艺术设计也焕发新的生机,得到蓬勃发展。中国进入新时代,世界趋于全球化,设计的发展趋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来的设计从技术导向逐渐向以人为本的设计转变,从单一的设计活动转变为多样化的设计方向,在这其中,以大众文化为主导的波普设计对于提升经济内循环竞争力有重要启示作用。

1、波普设计的动机,人民立场的创新驱动力
大众文化是后现代时期的主流文化,是信息社会和消费社会的产物。所谓大众文化,指在大众中流行的通俗文化,它是相对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而言的,精英文化指为少数精英人士所垄断的高级文化。例如,莫扎特的严肃音乐作为艺术家的天才创作,是高雅文化:而流行音乐作为商品化的消费对象,则是大众文化。在信息社会和消费社会中,大众文化是和大众传媒携手并进的。大众文化的中心是:传媒,而电视首当其冲。大众文化主要是视觉文化,通过电影、电视、录像,进入了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消费品的一种。用一位后现代主义者的话来说,大众文化“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波普风格显然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其最大的特点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任何设计源泉,从最常见的工业产品和生活垃圾,如罐头盒、汽水瓶,包装纸等,直到电影明星的形象等都作为绘画和设计的素材和模仿形式,然后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运用到产品式样的设计之中。这些产品形象诙谐、轻松,常常是象征性图案,产生引人注目的效果,色彩艳俗,强调色彩和图案的平面效果,忽视三维,摆脱正统和强调实用的设计形式,表现出强烈的通俗、乐观的可消费性。

2、大众文化主导的经济内循环设计
在我国经济内循环的进程中,人民群众的力量显然是不能忽视的,大众文化便是设计领域的最大一块蛋糕。设计为人民服务,这是设计的初心,也是设计的使命。如何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设计出人民群众喜欢的商品便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艰巨历史任务。这时候,将目光望向过去,设计不仅仅是精英文化的专场,人民群众也在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波普设计便是其中的代表,它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具有戏谑性的挑战。设计师在室内、家具、服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其设计挣脱了一切传统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市场目标是青少年群体,迎合了青年的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及其标新求异,用毕即弃的消费心
态。这在当代语境下便是拥有最大市场的商业设计,设计不是一言堂,要提升经济内循环的竞争力,人民群众的需求是重中之重,从英国波普风格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在大众一次性文化背景之下,功能主义设计已难满足新的消费心理和观念的需要,他促使设计师将注意力移向消费者及其心理需要。消费大众,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所寻找的是风格而不是永恒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我国新经济形式下,现代中国设计多样化对提升经济内循环竞争力有着重大意义,波普设计揭示我们在多样化的背景下需要更多重视大众文化所主导的商业设计带来的巨大市场,重视大众文化所引导的风向标,以期创造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设计为人民服务,促进经济内循环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