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中国制造2025 — Canty的回答

一、是什么?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二、怎么做?
首先,我们应该提升自己的价值。提升自己的价值有三种方式:第一,提升品牌的价值,品牌是一个企业的名片,体现了企业的社会地位和市场占有,所以品牌价值是衡量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发展趋势的首要评判方法。对此,我们应该发展口碑营销战略,即通过老顾客对我们的认可来吸引潜在顾客对我们的兴趣。同时,我们还应该在生产中善于发现和完善问题,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和生产效率,去提升老顾客对我们的认可;第二,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人是公司发展的根本,人才的培养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动力,在非标电气产业中,人才是难等可贵的,除了掌握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应用技能,还需要一定的管控能力,所以积累经验就是电气工程师积累自身价值的过程,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要保证项目完成,还要保证人才价值的积累;第三,公司的创新能力,制造业是一个僧多肉少的市场,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另辟蹊径,或出人头地,但是这两条道路都离不开创新,非标自动化行业竞争力度大,是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所以建造方将有更多的考量方式,所以企业要通过创新跳出供大于求的市场,“中国制造2025”是发展智能工业的时代,智能工业就是要通过高新技术来降低劳动力在价值链中的作用,转向更为低廉和高效的数据来达到生产和控制的目的。
三、可能面对的问题
第一,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者的决策。所以管理者的价值观对企业的管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面对新型的工业市场和工艺标准,如果企业管理者缺乏敢闯敢拼的勇气,不愿意走出舒适圈,那么必然会被市场淘汰,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勇于利用年轻人,敢于发展新的市场,那么不论失败还是成功,都能拓宽发展空间。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决策上应具备发展的眼光,更要勇于探索新的领域。
第二,技术方面的问题。技术是非标自动化的根本,不论是电气工程师还是安装工人,都需要足够的电气上的知识,尤其是电气工程师,并且非标自动化在发展上,更趋向于模块化和标准化,这就需要电气工程师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技术上的改进和提升。结合“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方向,制造业将向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业方向发展,这就需要电气工程师有能力适应建设上的创新,解决改革带来的新的问题。
第三,国际上的影响。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产业转移将对中国的制造业带来沉重的影响。发达国家通过发展信息化工业弥补了劳动力不足带来的成本问题,使得发达国家逐渐召回制造工厂。并且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国内外工厂向劳动力更为低廉的国家转移,所以中国的制造业面临严重的挑战。“中国制造2025”则顺应制造业发展的趋势而产生,旨在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和“中国质造”,这就要求我们制造业企业要在技术上进行创新,在业务能力上拓展和提升,在生产管理上严格管控。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