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的角度,论述结合商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如何平衡
背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商业设计应践行“以人为本”的设计观
(2)商业设计应践行节省资源与降低污染的绿色观
(3)商业设计与关联性的设计
总结:反思,设计为更好生活服务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局部战争,不仅对社会生活、公共健康,乃至消费者的消费心态、消费行为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复苏为能源低碳转型提供了巨大机遇,为塑造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打下了后续的基础,也为现代的设计向着绿色设计和关联性设计发展指明了方向。设计旨在引导创新,出发促商业成功以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平衡好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下设计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1)商业设计应践行“以人为本”的设计观
“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把整个人类的永续发展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不仅是为“当前的个人”的设计,更是为“人类”的设计,是对人类长远利益的关照,不以破坏自然为代价。人是设计的根本和出发点,设计旨在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以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现代设计应在商业利益与人的需求之间找寻平衡点,这就需要通过好的设计来达到其目的。从19世纪下半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坚持“设计为千千万万人”服务的原则,再到20世纪7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提出了“设计为人”的口号,以及20世纪60年代,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纳克提出“设计应该为广大民众服务、设计不断为健康人服务,还应考虑为残疾人服务、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居住问题,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等关于设计的主要问题。今天提出“设计服务民生”,在于倡导一种当前的设计价值导向,重申设计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提出设计师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对“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理解,应该是全面地、不偏不倚的、立体的,而不是低层次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作为指导设计的一面旗帜,为人类设计出更健康、更和谐的美好生活。“以人为本”的设计观要求设计师不仅要满足人的身心需求,为人类美好的未来生活而设计,而且要为全体人类而设计。社会经济发展至今,“以人为本”也有了更深更广的含义,设计师的设计作品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设计作品在满足人的需求同时,也带动了商业经济的发展。时至今日的设计师需在此基础上树立“以未来为本”的设计理念,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而那种过分夸张感官刺激性的设计作品应该受到批评,也应摒弃那种急功近利或狭隘的商业观念。设计师应在人类社会信息化、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同时,敏锐地察觉到发展所带来的灰色地带,意识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后果,并为社会经济与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2)商业设计应践行节省资源与降低污染的绿色观
作为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的无限延展,可持续设计包含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自然生态、经济体系、科技和社会等方面。可持续设计不仅强调自然环境的可持续,还关注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在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找寻建立一种平衡的关系。从历史上看,作为 “服务业〞的设计长期充当商业“手段”的角色。从“有计划废止制度”到今天市场上争奇斗艳的产品“形式创新”,设计一直是刺激人们潜在欲望,塑造不可持续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直接操纵者。设计也因此被指责为助长消费主义,加剧资源消耗的罪魁祸首,是不良企业牟取暴利的帮凶。这种指责也促使设计界对其所担当的社会角色进行不断地反思。“可持续设计” 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正是这种反思的具体表现。“可持续设计” 不是 “反消费”、“反商业”,而是提倡适度的、合理的消费模式。设计师必须改变以刺激消费为唯一主旨的商业主义倾向,从“形式的供应商”转化为各方利益的“协调人”,并不断寻求一种创造性的解決方案。这种创造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重新整合了现有的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是一种兼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和谐、文化传承的可持续之道今天,设计界正在以积极的态度发出自己的声音。香港理工大学梁町教授,将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为四个宏观标准,即环境性和经济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最开始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问题为出发点,其内涵不断拓展到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实则是对可持续行为的设计,其关键在于让可持续行为变得简单,并且适应现有的行为模式,这样可持续行为才会深入人们的生活,由此可见设计需摆脱消费主义的影响紧随时代发展,随着人的需求改变而不断变化,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和生活方式,使其变得更加合理更加适宜,才能够综合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喜茶的环保店,秉承“自然共生,理感再续”的理念,通过空间设计感知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墙面的材料使用从喜茶门店回收的小票,结合人造石料制成;店内的家具采用了门店回收的红柚皮,利用热压技术重制而成;从喜茶回收的吸管则被巧妙的制成了门头的装饰,环保艺术墙精心选了用可回收材料构成的莫比乌斯无限循环符号。喜茶通过一系列商业性设计,传递了生生不息的绿色灵感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当下的设计应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努力走出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3)商业设计与关联性的设计
商业与科技、设计等诸多领域呈现交叉发展的趋势,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关联性,把握好这些关联性因素的内在作用,对于商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大系统,我们设计的世界和设计活动在重建我们对自身状况的普遍认知过程中扮演的相关角色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这表明设计不应该执念于人类中心说,而是转向关联主义来重建人类和充满活力的、生机勃勃的地球之间的亲密关系。商业设计可借鉴系统论的设计方法,由现代设计所涉及的设计要求、目的、条件和制约的因素越来越多,过去那种依靠设计师主观性和直觉从事设计或完成设计任务的传统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设计的要求,在现阶段的商业设计中应以联系的、发展的系统观点来看问题,从整体的、全局的、互为的角度来分析设计对象和相关问题,采用系统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将商业设计纳入科学的理性的轨道,使感性的、直觉的设计,在整个系统中成为有序的组成部分,从技术、美学等方面通过系统化而使设计具体化,进一步形成诸如人-机-环境的系统设计、人-物-自然的系统设计等。
关联性设计隐含着一种内在的、受伦理驱使的设计探求。例如日本别俯市的项目,由于长期处理经济停滞,失业无家可归和人口老龄化的困境。政府希望可以通过艺术活动来改善现状,通过将沿街的空商店作为教学工作室,用物品制造和行动创建激发点子帮助社区重振,通过与当地的居民社区建立信任并收集想法和居民一起创造点子,提出通过其中一个点子串联起其他的关联点子,如举办自行车竞赛活动,路线经过有趣的地点及控制的房子,把控制的房子留给大学生做为出让物品的空间,在下层开设咖啡店、自行车租赁店由有年长老人看管,就是通过建立信任策略的方法论来完成设计实践。关联性的设计以社会情景下,整个人类及非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内部的行为为基础,建立起自己的理念和实践导向,将人类及非人类行动者、行为体以及他们被社会认知与理解的物质集合体视为统一的生存实体,这一生存实体具有相互的、充满尊重的关联。商业设计可通过关联性理论,为寻求建立更好的人-机-环境、人-物-自然的系统性关系寻找新的创新点,从人-产品-环境的大系统出发,探求供求关系、利益博弈、客户价值、竞争壁垒、持续发展与创新生态的新突破点,以期带动商业经济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技术不断更新、消费个性化,人们未来生存方式处于变革时期的时代,使人们必须对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和检讨。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纳克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写道,“我们总是忽略这一事实即地球上几乎所有的重要缺,都是由人类造成的”。设计师应坚持履行社会职责与职业道德,呼吁环境保护,重塑消费市场下的设计哲学,担负起“设计为更好生活”的社会责任,用创新设计理念来平衡好商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努力走出一条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