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以“人、社会、环境”的设计分类 — 76-重大-陆奕丞的回答

简述以“人、社会、环境”的设计分类 (60min)

  随着科技浪潮的发展,科技与艺术的紧密结合使得人们的生活和感情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改善,设计师针对物与物的设计逐渐向物与非物的设计扩展。而“人-社会-环境”也渐渐密不可分,新媒介设计正逐渐融合到人-社会-环境中去,艺术与信息、自然、产品等新媒介有机的结合形成了我们现代的学科-----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

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即是为了生存发展,而对于立体工业品为主要对象的造型活动是追求功能和使用价值的重要领域,是人与自然的媒介。纵观历史,工业革命1.0和2.0时期对工业进行大量发展推进了提供产品的效率和时代的推进,但同时却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许多粗制滥造的设计品被大量产出造成了产量过剩,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而天人合一的思想则是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如《考工记》中所提到的“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点出了在产品设计在满足人需求的同时也要对自然的尊重。同样,高迪在设计米拉公寓时打破传统的建筑,将自然中的线条融入设计中,用树叶的柔形来取代材料的枯燥的直线,赢得大众们都喜爱。所以,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设计师们既要考虑到人情感的同时,也需要控制产品对环境的污染设计出“绿色”的设计。

二、“人为物本,物因人用”----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旨在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传播的信号、符号的设计将听得到的传达转为看得见的传达,是一种人与所属空间的精神媒介。早在工业革命前,艺术和设计都为同一设计师所设计时,设计师为宣传商品,通过使用印刷术和插图的形式来进行视觉交流来宣传自己的商品,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如今,消费者的需求从物与物的需求转位到物与非物的需求,消费者更注重自己的情感需要,设计师的设计也随着消费者的需求而改变。如日本的设计将自己的传统工艺和国际主义结合,以简洁、便携、多功能的特色使大众喜欢,最突出的是研原哉设计的无印良品集合了日本世界的全部特色,与现代风格相结合,赢得大众的喜爱。同样,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也在人性化设计上做了许多研究,由于地处北寒带资源匮乏,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以“家”的感觉传递给全世界,在设计上考虑到了人的需求,人体工程学和传统工艺的结合使人耳目一新。由此,视觉传达设计是作为人与社会的精神媒介而进行传递,将“人-社会”都关系达到协同。

三、“美善相乐,文质彬彬”----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则是一整个社会和人类为基础,是自然与社会的物质媒介,必须考虑人类能够生存和生活的场所。这个场所必须具备人类存活的必要条件,以及充分满足人类生活的需求。随着人类的物质、情感核对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环境的可持续也是设计师们必然要考虑的,可持续设计是将绿色生态设计、设计与服务和社会创新来扭转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等持续恶化的问题,提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来构建新的幸福观。其中,雄安新区的设计正是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来构建一个绿色环保的城市建设。考虑到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以人们生活的环境出发,来进行干预和计划改善。人们现有的生活环境的生存和生活的场所。从目的上达到了,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和城市服务的规划。由此,正确对待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也是设计师们需要考虑的必不可少的一步。

  综上,随着科技时代浪潮的推移,计算机,互联网为基础的发展新媒介设计正在融入各个设计分类之中,因此设计师们必须对“人-社会-自然”的关系进行把握。使三者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