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结合自身专业方向相关案例,论述可持续设计的背景、目标与策略。(30分-60分)
一. 背景 工业3.0 机器生产 经济形态改变 设计-制作分离 制作-消费分离 资源浪费
二. 目标 效用服务取代物质产品 转化为非物质 损耗降低 结构系统共享开放平台
三. 策略 1绿色生态2服务系统3社会创新
一.背景
随着社会时代不断变革,设计进入3.0信息时代,工业化机器生产的大幅度提高带来了许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设计也从工业制造发展为非物质的形式,为采取可持续性设计而提供更新的解决方式。经济形态从原有的工业加工经济模式,转变为大审美经济的服务与体验模式,设计制作与消费均开始分离,大量的消费产生了产品倾销的趋势,而设计不仅因为商业而设计更应该关注产品自身的资源能耗,以及其对人的价值,社会责任和生态环境的重大影响。
二. 目标
当代的可持续设计,已经不断演变其定义和内容:从最初绿色设计到生态设计,扩大到服务系统型设计,最后演变成大生态的社会创新设计。可持续设计将采用效用与服务的形式取代物质产品,使其损耗降至最低,打造一个节约资源的绿色环境。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设计不仅要以“非物质”的形态去发展,更加积极倡导结构化系统化的共享开放性平台,努力为人和生态间打造共联关系,服务于包括人类在内的社会群体和所有地球上的生物的统一体。
三. 策略
设计应为人类的需求考虑,承担以人为本的社会公益性—生态责任。这是设计师对人类未来生活和自然环境的道德尊重,其带有关乎人类命运的深刻考虑。当今的设计,不应仅仅关注利润丰厚的部分群体,更应带有人文关怀的角度,注重易被忽略的偏远地区的贫困人民和特殊人群。实现“以人为本”设计的理想目标,将资源合理分配,以有限的基础性设计造福更多的人。(30min)
在产品和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设计可以通过末端治理和源头干预进行降低损耗的绿色发展。从产品生产的源头计划,设计使用无污染,可再生,能降解的清洁能源,使其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对环境的负荷和破坏。例如,腾讯的推出的甘蔗月饼包装盒,采用环保可降解材料,使得回收可再生利用。此设计做到从源头上践行绿色可持续,不仅再生成新的产业销售结构,而且以人类利益的长远关照,从而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同时,设计也可以物质消耗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改进,以此达到末端治理的绿色环保效果。
2.以“科技”“文化”双向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现代的设计,已经从工业3.0信息化时代面向工业4.0智能化时代发展。设计变化也从物质到非物质,环境从具象的产品变为体验与服务。创新作为设计的本质,借以科技和文化双臂推动着社会发展变革,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助力作用。
科技创新为设计提供了新材料和新能源和新生产方式。设计以新型技术为手段,改变了原有的低效、密集的劳动型产业,转型为新兴清洁化产业结构。设计的形式也拓展到智能设计、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等。例如马义团队在苏州设计的一座3D打印的苏州园林四合院,通过科技创新手段,以低价而具有功能性的材料,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文化创新为设置赋予可持续设计新的精神内涵。传统文化和思想,通过与现代创新设计融合的方式展现出可持续的理念。例如,产品的包装上印有各地不同特色文化的抽象形式,文竹刺绣等文化主题与可再生的材料的结合,使设计激发了人们对本土文化的归属感,也同时宣扬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3.社会创新实践建立共享开放平台
设计以社会创新拓展经济、改善社会大生态系统环境。其将可持续设计理念合理的运用在社会和生态中,从以往的线性思维模式转变为非线性有机系统。设计逐渐从单一环境问题的产品系统创新,产品-服务系统的商业模式创新,发展为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创新和多层级视角下的社会-技术系统设计创新。设会创新将设计打造成“共享和开放”的表现形式,使得设计师与用户共同参与经济和生态协同发展。
如城乡爱农会的建立和发展,不仅解决了农民生产资料的剩余资源利用,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鲜,又相对低价的良好蔬菜水果。参与双方在其创新模式的资源合理分配的情况下,还创造了相应的经济收益。因此其在规模上从商业模式拓展到社会组织,在动力上偏向自下而上的推动,强调设计贴近社会群体的生活,打造共同社会生态系统环境,营造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模式。
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提出:人类按照既有趋势发展下去,即使先进的技术也无法支应100年后的地球极限。所以当代发展需要彻底的再设计来推动世界的显著结构转型。世界发展从工业经济转型向循环经济,设计也因结合当代背景发展可持续设计和再生循环的绿色理念。当今的社会发展,促使设计与更包容和开放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未来城市空间复杂化,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问题。设计将科技、文化、经济,社会紧密联系,将人,物质与自然的复杂整合,共同打造人类的可持续生活!(94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