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设计的现状在经过了自工艺美术运动之后的一系列设计运动探索后,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多领域交叉化的发展趋势。读史以明志,了解设计运动脉络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把握当下世界设计现状与前景,从而在世界设计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
一、与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
设计作为技术实体化的结果,在今日呈现出反过来促进技术发展的新态势。自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在设计中的作用就已不可同往日而语。1851年英国万国工业博览会上,粗制滥造肆意折衷的机械设计饱受诟病,引发了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的探索。历史向我们证明了,设计是无法抗拒技术独立发展的,符合时代潮流的设计必定是符合当下生产技术的设计,因此不论是后来以功能为第一性的现代主义设计还是形式第一性的装饰艺术运动,都不约而同承认了批量化生产在设计中的必然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与人的距离不再受时空限制,这同样也拉近了设计师与使用者的距离,今天的设计师应当通过大数据模型等新兴技术,更加准确的了解到消费者和市场的状态,生产出更加适销对路的产品,使得当今世界设计市场更为活跃,产品更迭速度愈加快速,为了适应这种速度,倒逼企业不得不进行技术上的革新或美感上的演进。
二、更加关注使用者多方面需求
当今世界设计格局更加关注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化需求。从文丘里针锋相对地提出少即是烦开始,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探索使得设计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境遇——即承认美学价值也是一种功能。
当代设计师应当活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产品。
三、文化内涵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贝聿铭先生被称作现代设计的最后一位大师,其设计风格被称作新现代主义,因为他的建筑充分考虑到了当地的文脉特征,这种地缘性的设计可以说是现代主义所发展出的新高度。如何提取传统样式结合可大批量生产的形式,是对现代中国设计提出的时代课题。
经过美国国际主义的洗礼,许多建筑与产品设计上的传统文脉都被逐渐消解。
设计作为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行为,关于设计的研究却起步得较晚。有学者说,设计史就是一部技术史,当代中国设计师只有抓住每一次技术变革的潮流,将其转化于设计上,中国设计才能再度立于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