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技术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运算,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总是受到科技技术发展的影响。随着技法、材料、工具等的变化,科技对设计创造产生者直接的影响。
一、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艺术设计的发展
纵观设计史,设计的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与科技的突破密切相关。技术的进步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革新、新材料的创新都深刻影响了设计风格与设计方式的发展与变化。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设计与制造开始分离,设计这门行当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可以说,现代设计的起源是从工业革命后开始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也在“形式与技术”议题上往复反转,从工艺美术艺术、新艺术运动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那个时代的设计师们在努力的探索技术与艺术美学的融合,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同时,技术的发展也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
二、设计是技术无纸化、商品化的桥梁
物质形态的技术只有在被社会接纳、被社会消费的情况下才能转化成巨大的社会财富。技术要想进入人的生活,必须要通过设计的方式向社会进行自我表达,从而使新技术的“可能”转变为现实。
如Active Protective医用可穿戴智能腰带,搭建了传感器技术,能准确判断老人行动中可能摔倒的位置和部位,提前采取保护措施,用快速充气、释放气囊等方式降低摔倒时骨折的风险,通过设计出的产品从而使传感技术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三、技术快速发展引发的道德伦理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AI)和智能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智能设计的伦理问题日益成为设计师、技术开发者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核心议题。智能系统通常依赖大量的数据来运行,包括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行为数据。如何在智能设计中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是一个核心伦理问题。设计师和开发者需要确保用户的数据不会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或滥用。
除此之外,随着智能系统变得越来越自主化,确定谁对系统的行为负责成为一个伦理问题。设计师和开发者需要在系统设计中明确责任链,确保当系统出现错误或导致不良后果时,有明确的问责机制。
未来的智能设计必须在技术创新和伦理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确保智能系统在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不会带来新的伦理挑战。设计师在推进智能化设计的同时,应时刻考虑其社会责任,确保这些设计符合道德规范,并能够真正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