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课后作业 — 21-北师大-思思的回答

一、填空题 1.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 二.名词解释. 1.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2-16世纪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起源于法国, 以天主教堂为主要载体,代表了中世纪艺术与技术的巅峰。其核心特征包括“ ①结构革新:采用尖肋拱顶(替代罗马式圆拱)、飞扶壁(外露的支撑 结构)和束柱,大幅提升建筑高度与空间通透性,如巴黎圣母院尖塔高度达 69米; ②装饰象征:大面积彩色玻璃花窗(如玫瑰窗)以圣经故事为题材,通过 红蓝主色调营造宗教氛围,象征天国与救赎,被称为“文盲的圣经”; ③精神表达:高耸削瘦的垂直线条、光影效果和夸张的高宽比传达神秘 崇高与对神性的追求,体现经院哲学“整体统一性”思想。 代表建筑: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和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曾被贬为野蛮风格,后因其技术成就被重新评价。 2.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风格是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欧洲盛行的艺术运动,起源于意大利 天主教反宗教改革时期,以动态与戏剧性为特征,具体表现为“ ①形式语言 :打破文艺复兴均衡,通过曲线运动、强烈明暗对比(如贝尼尼 雕塑《圣特雷莎的狂喜》)和夸张装饰营造情感张力; 2权力象征:建筑采用椭圆形平面、巨形圆顶和金色装饰(如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青铜华盖),体现教会与君主权威; 3综合艺术“建筑、绘画与雕塑融合,如凡尔赛宫镜厅通过镀金浮雕和镜面反射 创造奢华空间。 巴洛克风格随殖民扩张传播至拉丁美洲,成为天主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3.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是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期主导的装饰艺术,是巴洛克风格的精致化延续。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①美学特征:以C形/S形曲线、贝壳纹样和不对称布局为标志,色彩偏好粉绿、 浅金等柔和色调,如巴黎苏俾士府邸的公主沙龙; 2世俗转向:反映贵族享乐主义,室内设计融合东方丝绸、瓷器,家具纤巧繁复 (如路易十五椅的弯腿设计); 3自然元素:装饰题材包括花卉、藤蔓和田园场景,呼应启蒙时代的自然哲学思潮。 该风格在德国发展为更华丽的“晚期洛可可”(如维期朝圣教堂),最终被新古典主义 取代。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