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 lllll的回答

1.设计的定义

设计的定义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中提到过:国外设计理论界对“设计”比较一致的解释是“给一个事物、一个系统制订演绎基础的计划过程就是设计”。

这个定义将设计描述为“规划一个系统或状态”,但是读来实在是抽象难懂。不过好在我们还有另一个来自《日语大辞典》对设计的解释:“设计就是考量作品或者商品的美和机能而构思出来的形态。”在这里,“机能”也可以理解为“功能”,而“美”即可以理解为“形式”。

2.艺术的定义

艺术的定义相对来说就比较宽泛了,我们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不同的定义。

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艺术是一种艺术家对于世界产生的主观感受的表达形式。

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说,艺术是能够给观赏者带来美感体验和情感冲击的一种文化形式。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艺术是美的载体和传递美感的主要方式。

而在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艺术观念其实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消解掉了,艺术这个概念的对标领域变得愈加广大,你甚至可以说只要是融入了人类主观情绪表达的事物就是艺术。达达主义者们最先开始引起这场消解艺术的大风向。
二、判断设计和艺术的关系

介绍完两者的概念之后,聪明的同学是不是已经看出来一点端倪?

下面我们就仔细分析一下两者的异同。

设计活动主要围绕两个本质特性展开:功能和形式。王受之教授在课堂上曾经讲过,设计活动就是在做“取舍”,在功能和形式上做“取舍”。这也就意味着设计活动是要兼顾功能和形式两个方面的,两个特性经过调整并且结合的作品才是设计作品。

但艺术与设计不同的方面就在于,艺术只关注形式而不关注功能。

简单来说,设计师做一个设计,他不仅要做到让大家感觉到美,他还要让大家能够使用他的这个设计。也就是说设计师既要关注形式又要关注功能。但艺术家创作一件艺术品就不一样,他并不需要考虑到让大家使用他的作品,他只要负责让大家感受到美或者感受到他的情感就行了。也就是说艺术家只要关注能够带来美的外在形式就可以了。设计跟艺术不同的地方,就在于设计比艺术多出一个“对功能性的追求”,这个追求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换句话说,技术赋予了设计功能性,艺术赋予了设计形式感,所以设计批评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艺术性的考量,因为设计一半的基因是艺术给的;而同时功能性的考量也必不可少,因为设计另一半的基因是技术给的。
做完一名当代设计师,应该将形式与功能结合,做出符合大众的好设计,应该时刻将设计,定义铭记于心,不要只注重艺术,而没有功能,也不要只注重功能而没有艺术,在注重功能同时也要注重形式,让其符合时代潮流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