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水晶宫对中国设计的启示 — Youjiao的回答

水晶宫对中国设计的启示

水晶宫是第一届世博会即万国工业博览会的展览馆,作为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下大工业生产的结晶,它的出现见证了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辉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通过对 “水晶宫”及万国工业博览会的介绍,分析其所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于现代工业文明和设计文化的探索,并结合当时中国参加博览会的情况,反思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惨痛教训,以及对促进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推动中国设计的创新,开创中国的大国崛起之路提供借鉴和启示。

1851年晚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还在鸦片战所带来的巨大伤痛下苟延残喘,国将不国。同年1月,洪秀全发动“金田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开始了历时13年的征战,烽火连九州,民不聊生。然而,此时的英国正在积极筹办一场影响空前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以彰显近半个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的巨大成就。此时,一件足以令世人震惊的巨作已经现世,静静地等待着5月1日的到来,而它的出现,注定将影响深远。

水晶宫是万国工业博览会的展览馆,是由王室首席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于1950年9月在伦敦海德公园建立。并以其独特的构思,新颖的外观,成为了万国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水晶宫是一个用标准预制件装配起来的大型建筑。工业化生产,装配饰施工,采用现代工业产品,钢材玻璃材料构成,成为了现代生产技术在应用上的成功范例。充分的体现了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因此水晶宫也成为了本届博览会的标志。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圆了我们两个多世纪的世博梦。然而,翻看历史文献,不难发现我们和世博其实一直离的很近,早在当年万国工业博览会中就有中国的印迹。从留存下来的资料中得知,在当时的博览会上已经有了专门展示来自中国的瓷器、屏风、椅子等传统商品的场馆。然而从当时《伦敦新闻画报》中刊登的 “中国官员在开幕式”的版中,能够看到一位身着清朝官服的中国男子形象,他侧身而立,神态有几分昂然,在一群穿燕尾服、戴礼帽的西方绅士中间显得很醒目。根据当时英国的相关资料我们得知,这位男子是广东人,人称 “希生广东老爷”。在第一届伦敦世博会开幕前,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文学家狄更斯等各界名人都上船参观。3年后,广东希生老爷被邀请参加1851年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的开幕式,并文到隆重礼遇。
然而,尽管在当时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中有这么多的中国足迹,并且也赢得了西方社会的礼遇,但是这并没有能够触动到晚清政府的政治领域,更多的知识民间层面的一种文化交流。对于当时的晚清政府而言,又失去了一次与西方工业文明接触的机会,而这次机会的失去也昭示着晚清政府的败落。

翻看中国近代史,我们曾有很多次可以和西方现代文明接轨的机遇。从1793年英国使臣马葛尔尼的中国之行受挫,到后来的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我们看到的只是挥霍无度的贪官,落后简陋的武器,专制残暴、颜固不化的政府。1851年的万国工业博览会,清政府没有派人参加,因为他们对于现代工业有的之剩下恐惧。

然而,从当时的博览会上以希生为代表的“中国官员〞 所受到的礼遇,以及徐德荣带去的“荣记湖丝”的获奖能够看出当时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接纳程度,但清政府的恐惧和自大使得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同样也没有意识到世界格局正在因为现代工业的介入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此后的半个世纪,晚清政府在昏睡中下滑到危机的边缘而仍不自省,失去了一次次历史进步的机遇,以致伤痕累累,遍体鳞伤,最终被新的社会体制所代替。

近代西方的工业革命,在经过了沉重而残酷的原始资本积累以后,其成果很快显示出光辉而强大的一面,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水平的高潮,而且还促发了现代设计的产生和发展。在当今时代背景 下,我们对“水晶宫” 的反思,既是对以“水晶宫”为象征的英国,乃至西方各国的现代工业文明、现代设计文化发展的反思,也是一种积极探索大国崛起之路的过程。
是谓,温故知新,以史为鉴。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