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简述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的现代性(22年西南交大真题) — Youjiao的回答

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的现代性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20年代,由威廉.莫里斯领导的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逐渐流行开来,对世界现代设计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倡导传统手工艺,强调艺术为大众服务、艺术与技术和谐统一的威廉• 莫里斯在现代设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公认为“现代设计之父”。虽然莫里斯的设计思想与其设计实践不能完全相呼应,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不能否认其设计思想的现代性、更对经济全球化的现代艺术设计思想和设计教育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借签作用和现实意义。

“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 ,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艺术家、设计师、浪漫主义诗人及自学成才的工匠, 同时又是英国早期社会主义运动先驱者之一。威廉·莫里斯是拉斯金审美设计理念的最早支持者之一, 认为艺术是改造现实生活的手段。他的审美设计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2: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它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古风格 3:提倡哥德风格和其它中世纪的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 4: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 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莫里斯的两个基本原则,一、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了千千万万人服 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二、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 的活动。这两个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发扬光大。莫里斯的新婚住宅“红屋”力求接近哥特式的建筑风格, “绿客厅”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对未来室内设计深入研究的优秀作品。他还认为, 艺术不是为少数人的, 而是为所有人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

但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也是具有局限性的。1)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排斥工业化, 否定工业革命后机械生产所能产生的价值, 违背了人们物质生活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2) 提倡手工艺产品, 但这无疑增加了产品和设计成本, 是普通民众消费不起的, 与其提倡的“艺术服务大众”的理想背道而驰。 (3) 提倡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和自然主义的装饰, 却反对传统, 严厉抨击新古典主义。因此, 莫里斯对现代设计所产生的影响也就同时包含着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因素:肯定艺术家负有时代和社会的责任, 却又否定机械生产的价值。[2]他的设计思想与设计实践存在的矛盾性, 对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与发展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由此,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他作为现代设计的伟大先驱是当之无愧的。

莫里斯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在欧洲, 他的理念直接引导了后来的“新艺术运动”, 波及欧洲许多国家。不同的是“新艺术运动”主张机械生产, 试图在总体艺术作品的意涵下, 建立建筑、绘画、雕刻和工艺之间一种新的统一性。在美国, 他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思想受到了极力推崇, 美国的企业精神与莫里斯的设计思想结合, 为大众服务的设计思想得到良好体现, 结出了丰硕成果, 使“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在美国取得了很高的市场利润。在亚洲, 他的思想甚至传播到了大洋彼岸的日本, 成为日本“民艺运动”的影响因素。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威廉·莫里斯的思想也辗转传入中国, 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近代设计的发展。

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的现实意义。“美就是价值, 就是功能”, 培养功能与实用相统一的设计思想。正如威廉·莫里斯所言“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虽然你认为有用, 但你认为并不美的东西。”设计多元化的今天, 人们进行的各种设计前提依然是功能的需要, 设计目的依然是造福人类, 为人们所用。

以人为本的设计观。提倡为大众服务的设计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核心, “以人为本”的设计观也必然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因此, 对文化和人性极为重视的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再次受到了设计理论界的垂青。莫里斯的“艺术为大众服务”的设计原则启示未来的设计工作者, 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责任感, 不仅要吸收当代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 更要注重挖掘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立足于本国传统文化基础的艺术设计更能贴合人的精神价值需求, 独具现代精神。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打破传统专业界限,培养综合型设计人才。技术是产生新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艺术又通过无限的创造性和审美性特征来推动设计的发展。威廉·莫里斯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 反对“纯艺术”。受美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原则的影响, 部分艺术家移开他们仅在画布上的目光, 积极投身到相关的日常物品设计中。包豪斯的成功创建使得这一现代的设计教育理念得以实现。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就把自己看作是莫里斯的追随者, “莫里斯奠定了现代风格的基础, 通过格罗皮乌斯, 它的特征最终得到了确立”。

总的来说,目前, 我国的艺术设计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技术和艺术结合型人才奇缺。艺术类学生, 对新技术生疏, 缺乏设计实践, 创造力难以发挥, 而工科类的学生, 因缺乏审美能力和设计创意想象力, 使其作品黯然失色, 这是普遍而广泛存在的弊端。充分利用综合资源, 打破传统的专业界限, 优势互补, 为培养“全能型设计师”是我们今后共同努力的目标。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