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简述以人为本的设计内涵 — fay的回答

一、以人为本是种负责的设计态度
二、以人为本并不只为人
三、以人为本应向万物为本延伸
小结

一、以人为本是种负责的设计态度

以人为本是一种负责任的设计态度。只有具备了负责任的态度和对于人的尊重,设计才有可能将人的利益和需求作为考虑的重点和出发点,制定出符合公众需求特点的、合理的设计标准。但在设计领域,对于以人为本的理解和履行却还存在有一定不足,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表现是忽视以人为本,无法从一而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另一种则是过度注重以人为本,有点类似于讨好型人格,更令人愤懑得是那些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帜,实质上却是只为攫取利益的设计者,甚至有挪用设计的现象。这种不良行为对于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和谐进步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这两种表现有悖于以人为本的本质的。因此,作为设计而言,负责任的态度是必备的前提。

IBM公司是践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和以人为本设计观的成功案例之一。该公司的行为准则:必须尊重个人,必须尽可能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必须追求优异的工作表现。该公司不折不扣的始终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保罗·兰德的IBM的标志设计成为世界平面设计中的经典作品。这也正是IBM公司一贯践行的“以人为本”理念在设计中的体现。
2021年2月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冯峰系列作品《鸭兔元旦》中的形象因被指抄袭米菲而引发争议。他自创卡通“鸭兔”作品,被指是抄袭了荷兰艺术家创作的米菲兔和香港原创公仔B.Duck。无论是从造型还是配色,可以认定是一种抄袭行为。总之,这是一次准备时间长且无意义的策展行动。以人为本设计观不仅表现出对于产品设计和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还需表现出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这已经不是个人私事。

二、以人为本并不只为人

对于不良设计现象,有必要加强对以人为本设计观的了解和传播:首先,对于设计对象用做扩大化解释说明,不仅要为了人,还要为了世界。因此,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不能片面解读为以人为主。其实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人 ,还涉及群体,社会与生态等多个领域。挪用设计甚至是抄袭,这种行为不仅混淆设计的真实面目,也误导了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三观的正确认识,甚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侵害。尤其是文娱影视行业中,电视剧集对于古代人物的塑造以及各历史朝代服饰的设计。或许会在潜移默化中使青少年对本土文化漠视,甚至萌生抄袭错觉。毋庸置疑,设计是一种商品,也是一种艺术品,但设计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如果仅因流量明星,误导年青一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那对于民族发展的阻绊和伤害是极为巨大的,那才是因小失大。若不加以合理引导和制约, 因此所形成的文化,必将违背以人为本的初心与使命,也影响我国文化健康发展。

三、以人为本应向万物为本延伸

1915年,法国人道主义思想家阿尔贝特·史怀泽就已经提出了“敬畏生命”的理念。他指出,人们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那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对于当今我国设计而言,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原则应可成为将以人为本转转型升级以万物为设计观延伸。设计与自然和谐共生,遵循规律,适应自然。如赖特的流水别墅,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在当下社会和文化语境下,设计还被赋予了参与建设生态伦理型社会秩序的重任。以人为本为构建和谐世界应该做到以万物为利为总目标,以因需而设为生产观,以适为度的消费观,更为做更好的设计与超前的设计思维,周密的设计为未来而设计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