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简述中国设计现在面临的问题 — 64-东南-吴宇豪的回答

虽然在近几十年的穷追猛赶中,中国已然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在很多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就设计领域而言,中国依然存在“失语症”,这其中是由各方因素造成的。
1、中国设计缺少自己的语言
我国导入设计理念已有二十多年,但是我国现阶段的设计水准相比于外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许多设计是靠一仿二改三创造来制作新产品,在这些设计中,多流露出欧美设计的模仿和日本,韩国设计的风格抄袭,唯独找不到本民族文化的对设计的影响。设计理念的混乱,设计风格的暧昧,使我国设计表达极为苍白,导致我们的设计在市场竞争中显得软弱无力,因此我们很难从国内设计中看到真正体现中国特色设计,即便有也是凤毛麟角。这其中有多种缘由,将其一言蔽之以经济发展的问题显然是武断的,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已经事实存在了一批先富起来的人,设计“失语症”依然广泛存在于这些人身上,我国沿海农村存在大量的自建房,可让人唏嘘的是,这些自建房清一色的欧美小洋楼,令人仿佛置身于异地他乡。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在于中国的设计还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现代设计文化系统,以至于谈及设计之美,普罗大众潜意识里第一反应便是欧美的小洋房,这其中固然是有近代国力落后造成遗毒,但其中设计语言体系的缺失更是不容忽视。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设计的不同归根到底是文化的不同,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设计。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历史,这种历史一旦中断,其文化也就不存在。西方现代设计的观念只重功能与技术,并不注重历史文化,甚至有反传统的倾向,我们深受其制约和影响。社会转型是社会价值的转型,在百年设计转型中,中国传统的设计价值系统在西方设计文化的冲撞下彻底瓦解了,而中国自身的新的设计价值观及系统尚未建立,从而制造了这种混沌的局面。

2、整体设计意识相对薄弱
拿工业设计而言,现代工业设计已经是现代意识和现代心理的物化,是理性和感性的构成,是科技,艺术,经济,社会的有机统一的创造活动。这时,设计意识也就由个人意识上升到社会意识,只有社会意识表现出对设计的渴望,设计活动才会被认可和重视,而一个国家的设计发展与否,也与这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对设计的需求的有无决定。比如日本二战战败后,经济陷入萧条,产业发展举步维艰,仅仅用了40 年就使得日本由破损的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其中设计作用不可小觑,日本十分重视设计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用设计来推动贸易发展,80%的企业都认为设计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现在人口不到美国二分之一,工业设计师却是美国的三倍。此外,政府对设计十分投入,开设各种展览和设计竞赛,以及引进国外的先进设计经验,以此达到了世界前列水平。

3、设计教育需要进一步发展
中国的设计学虽然在快速的发展中建立,但是距离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设计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建立,时间很短,很多地方需要完善。需要从西方设计到中国设计的转换,在实践中推进中国设计的发展。作为后发的设计大国,中国设计的崛起必定意味着“设计语言”与“理论话语”体系的重建,让西方设计在中国转化,包括范式的适用和文化融汇。其次需要更广阔的学科合作与渗透,确定设计的主体性实现方式,破除当下在各大高校中设计归于艺术学的桎梏。设计本就是交叉学科,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如不和土木结构给排水结合,那么便是停留在图纸上的空中楼阁。产品设计如不结合具体的工科领域,也只能是停留在图纸上的异想天开。再其次是需要在结构上完善,包括设计内外领域的拓展,对外拓展,对内细化。当代设计需要的是专业型人才,而不是大而泛的全才。当一门学科无所不包的时候,学科定位、范畴、目标也将模糊不清,甚至混乱。

长期以来,我国的设计是全面地向西方学习的,割断了自己的设计传统,又缺少理论反思,与本土文化、生活传统没能有机融合,从而形成当前这种“有阵地无思想”,“有团队无共同体”的状态。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设计力量在先进领域的一些做法要不断下沉,提升社会对于设计创新的整体认知水平,给中国设计创造自己的话语体系,提高设计教育的重要性,方才能够解决当下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