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题:浅谈德国设计与日本设计的共性与区别(学员版) — 18-南京理工大学-陈强强的回答

浅谈德国设计与日本设计的共性与区别
第一段:总结区别和共性
第二段:展开论述两者的共性(点明共性、德国的在设计和探索过程、日本的在设计和探索过程、总结)
第三段:展开论述两者的区别(点明区别、德国的设计特点、日本的设计特点)
第四段:总结
日本和德国虽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设计的起始发展时间和文化底蕴都不一样,但是两者在设计上还是有共同之处的,两者都是经过学习模仿之后进行分析再设计与探索,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也就此产生了区别:德国注重理性,人机工学;日本注重本土文化,双轨制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提到德国的设计,我们就会联想博朗公司,一提到日本的设计,我们会联想到索尼公司以及无印良品,这些品牌和公司所呈现出来的设计产品都是带有一种质量好、精度高、持久耐用的信任感。在欧洲的的德国,工业革命的起步时间比较晚,所以当法国和英国革命都已经结束的时候,德国却还是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家。现在看来把高质量、高精度的产品与那时的德国联系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在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发展起来,就不能与创新的轨道脱离,而模仿式学习往往就是创新的第一步,用辩证思想来理解也是一样的,没有拿来即用的设计,就没有对设计产生感知,没有感知就不能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和研究,就没有自己真正的设计,德国的一位政治家穆特休斯就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看到英国的工业设计方面的进展,他认为实用主义是具有创造性和决定价值的特点,希望能将其应用到到德国的设计之中,可以解决德国当时那种落后以及资源匮乏的状况。在唐代时,中国派遣唐使到日本,日本学习到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风俗习惯,这些思想也改变了日本的传统风格艺术的发展。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面临着经济衰败、资源匮乏的情况,为了能够更快的复兴,日本就直接派出代表团到当时的强国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等欧美国家学习怎么做设计,当时大部分国家已经发展成了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理念、策略,比如1907年的德意志同盟的“青春风格”和德国的包豪斯教育体系、博朗公司服务宗旨和理念、1914年荷兰风格派、1910年苏联的构成派、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而最终日本选择了学习德国风格与理念,因为德国现代主义中的功能主义与实用主义更加符合日本希望更快的复兴自己的经济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他并没有直接照搬德国的设计,而是将其发展成一种双轨制的模式,使其更符合日本的发展。。
德国设计与日本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着巨大的区别的,德国的设计总是有种距离感、生硬感,而日本更多的是一种亲切感、温馨感。当时的德国为了能够更快追赶法国和英国的工业革命的进程,德意志同盟开始脱离工艺美术运动所带来的的那种自然主义的形式美,更多的是对于机械化以及批量化的强烈的追求,使其达到高效率、高经济、高发展的目的,以至于到后来出现的包豪斯、乌尔姆、博朗公司等等,所以他所呈现的设计效果往往就是理性化、条理化以及功能化如贝伦斯的电风扇、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椅等等。而日本是个岛屿国家,山地和丘陵、森林众多,且自然灾害频发以及经常发生火山爆发,所以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喜爱是非常的高的,设计也。并且日本的人均资源匮乏,对以资源的节约意识也是比较强的。在学习了德国的设计之后,结合自己的文化、国情、宗教信仰开始创造自己的设计理念与特色,相比较于德国现代主义中强烈的功能与理性、物质主义,日本的设计反而多了一些人性主义(效果)和自然主义(材料)、简约主义(风格)的特征,这也就是日本的双轨制,一方面系统的研究传统,以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如柳宗理的设计,另一方面在高科技的设计领域按照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如索尼公司的设计。
综上所述,德国与日本都是从一开始开始模仿,再结合自己国家的文化、地域、国情,最后到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设计之路,并且越走越远,影响到了全世界的设计,所以我们在面对中国式的设计时,是不是应该也要思考怎么扎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且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呢?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