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题:浅谈德国设计与日本设计的共性与区别(学员版) — 10-湖工-王珏的回答

uadla8y±77k.4 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二者的共性与区别 浅谈德国设计与日本设计的关性与区别 2第三部分总结 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二者区别与共性并简单概二者的发展过程 国,作为一个欧洲国家,在法国,英国工业革命结束的时候,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在当时德国的设计在英国看来是价属 ,其工业革命发展也比较晚 谁菲质劣”的代表。19世纪末,德国外交家穆特休斯认识到德国的设计已经比较落后,于是他前往英国学习考察七年,并在回国之后写 下了《英国住宅》。这本书虽大多讲英国建筑风格,但其中很多都为德国未来的工业设计包括其他领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同时 想为,在复兴阶段是滴地荒夷,经济等待复苏。在其复兴阶段,日本先后派出好机提光团结访 欧洲、美国等,去参考当时其他国家是怎样做的设计。比如说1920-30年代源自巴黎装饰设计艺术展而盛行的装饰艺术风格 1907年穆特休斯主持的德意志工业同盟及彼得.贝伦斯为主的一批功能主义推崇者等等。最后日本还是以德国为模板,以德 国的设计理念为核心,而其市场又是学习美国,在回国后,结合日本的本土文化特色,发展出一条双轨制的经济发展模式。 所以他们都是资源匮乏,设计不是特别先进,通过对外学习,摸索出自己的设计道路。 而两者的区别则是从两者发展过程可以看出1907年,穆特休斯成立了德意志工作同盟,再到后来格罗皮乌斯成立包豪斯,功能 主义和理性至上成为德国的设计标准,在希特勒上台后,其独裁性对德国的设计产生“必然性”的影响拿密斯.凡德罗 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来讲,这栋大楼彻彻底底地表现了设计的必然性。二战后,德国的设计开始往功能主义的方向偏移, 比如说著名的Wassily钢管椅,这使得德国的设计十分的理性,没有温度,使人感觉有距离感。 反过来看日本,如果说德国是必然性的代表,那么日本就是可能性的代表。日本作为一个岛屿国家,山丘众多,山地和丘陵几乎 占总面积的七城,全国67%的面积被森林覆盖。而日本人口基数大,资源相对匮乏,所以日本人从小就养成了节约资源的 习惯,这也是日本传统风格艺术的一大特点,而日本的传统文化深受我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当现代设计意识在日本逐步确立, 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也由此确立。日本吸收外来文化,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日本双轨制设计理念应运而生。一方面是朴素的 自然的,温煦的,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比如说WINK沙发椅,柳宗理的蝴蝶椅以及黑川雅之的迷人的曲线;另一方面 是具有高科技的,现代化的,比如说五十铃4200R概念车、索尼TR-1825收音机等。 总的来说,德国和日本的设计虽有异同,一方面是理性功能主义至上,一方面是走双轨制设计,但二者的设计对后来直到 现在的设计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应该把普通大众放在第一位,并深深扎根于自己的灿烂文明,不断 创新,才能产生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时代特色的优良设计。

IMG_20230530_161710.jpg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