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运动进步性和局限性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兴起于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的英国由于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强盛的欧洲国家。在这一剧烈的现代化、工业化变革的时期,英国国内的精神生态、道德伦理与艺术创作也出现了多种隐忧,具体到工艺美术运动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产品的美感随手工生产被取代而消失,对产品美感而言,机器生产的丑陋外观无疑是退步的。以“数量”和“标准化”为特色的机械批量生产方式取代了以“质量”和“手工艺术” 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生产方式,产品的独一无二性和审美品质在机器生产体制中面临被消弭。 1851年,英国博览会展览了代表英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大量新工业产品,为世界所瞩目。然而,其作品却缺乏美感,使人们不得不为新时代的艺术表达寻求新的方法。
正因如此,工匠精神得到重视与发扬。工艺美术运动的提倡者们以复兴传统手工制作的技艺之美为目标,通过弘扬传统手工匠人在传统技艺制作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不同于批量标准化制作的人文品格,在现代生产方式的语境下提出了“工匠精神”。
莫里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坚持自己对匠人精神的追求:一方面坚决排除生搬硬套、机械组合的低级设计方式,反对工业批量设计的生产模式和低级工业产品的审美标准;另一方面反对矫揉造作、浮华雕饰的艺术风格,以前拉斐尔时期的艺术作品为参照,尊重人的感性生命,以简朴、诚挚、直接的方法来表现自然之美。
对手工艺的保存和发扬对现代设计来说是需要肯定且值得发扬的。
拉斯金定义了机械制造与手工艺制造的概念差异,而莫里斯超越对立并进一步证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机器与手工艺是可以并存的。机器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使人更加专注地投入创造性劳动提供了新的潜在可能性。且在拉斯金晚年时期他也承认机器生产是不可避免的未来生产方式。虽然反对机器生产,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对机器的存在持肯定态度是具有很大的进步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