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包豪斯教育对现代中国设计教育的借鉴 — 解逸豪的回答

包豪斯教育是由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的设计学院包豪斯在创建设计教育学院时形成的教育体系,它将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推向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成为现代主义发展和现代艺术教育路上的里程碑。它的设计思想——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对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现代主义教育奠定了基础。
而反观中国的设计教育,因为中国工业还处在一个大规模改造和建设时期,大量的工业产品的设计主要还是外来样式,只要国内有市场,这种靠仿制的生产就会持续下去,大多数企业还认识不到设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的设计教育就因此得不到重视,未形成以创新为中心的、完善而成熟的设计教育体系,处在一个不自觉的模仿阶段,对西方的设计教育只是简单的生搬硬套,不能完全消化和融合,教学模式上也太过呆板,缺少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但我认为,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是设计教育定位不合理,设计教育被看做是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生产领域服务的教育手段,而忽视了它在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和确立未来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作用,忽视了它的人文内涵,只是照搬西方的教育体制却只是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无法融合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又无法达到西方设计教育的高度。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包豪斯教育上找到借鉴:
第一,包豪斯设计教育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从这一点上,中国的学校可以在设计教育课程中增加一些启发式、创造式的课程,重在培养自由创造、创新能力,在借鉴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第二,将手工艺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并能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可以在设计教育中增加一些机械、材料的课程,加深学生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并在工业生产的设计之中能够有自己的创造;第三,包豪斯教育强调基础训练,诸如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三大构成。我国各设计学校大都设有三大构成的课程,但不够深入,大多浅尝辄止,应该加强基础,提高基本能力;第四,理论与实践结合。由这一点可以增加实训课程,在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实践训练,多动手,勤思考;第五,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即校企合作的模式,这样的模式恰好能改进中国设计教育的现状,增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让企业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同时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设计。
而最重要的是设计教育中人文内涵的缺失,我们可以从从包豪斯教育的局限性来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因为包豪斯在教育中抨击旧的艺术形式,排斥各民族的历史,也未处理好工业和传统工艺之间的关系,所以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显得冷漠、呆板,有没有文化底蕴。而我们中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明,现代技术也发展迅速,更应意识到时代的发展与传统的继承两者融合的重要性。在日本现代设计形成的初期阶段,日本设计师“努力将中国文化提炼而成的日本美感与卡桑德尔的海报、包豪斯的理论以及后期美国广告与编辑设计的技巧结合起来”,形成了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基础面貌。这便是一次有特色、有自己文化底蕴的借鉴,中国设计教育应当在教学体系中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并重,不断改革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对传统文化兼容并蓄,对现代技术不断发掘,而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丰富文化与现代潮流并存的设计教育体系。
总的来说,无论是包豪斯教育带来的贡献,还是他的局限性带给我们的启发,都让我们认识到,设计教育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体系,认清“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明确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真正创立出超越包豪斯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