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根据以下材料,结合具体案例,谈一下你对设计形式与功能的理解。(热点班) — 46-川大-靖童的回答

有关设计形式与功能的书面记载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墨子提出先实用后审美,还是《周易》中道器统一的思想,即强调物质形态的重要性,或是孔子主张“文质彬彬”、形式与功能统一。我们可以发现古往今来的设计对于形式与功能两者之间关系存在着各种解释,而伴随着社会背景与生产方式的不同,这些形式与功能之间的理解又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与区别,下文我将对设计形式与功能的理解展开论述。

一、形式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设计对象的形式起着非常重要的效果,它吸引了人们对设计对象外在表现的注意,满足了审美需求与心理需求、体现了设计作为一门美学的责任,为人造物赋予了审美特性。另一方面,功能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术语,它关注的是事物运作的方式、设计的实用效果范围,以及设计的示能性或可能性范围,比实用性、直观性、耐久性等。同时,设计形式与功能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并伴随着不同时期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是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为大火后的芝加哥城市快速重建住宅提供了范本,并奠定了三段式建筑的雏形。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另一位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却提出“形式产生功能”的概念,以强调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奠定了建筑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基础。而师从沙利文的现代主义大师之一弗兰克莱特认为功能与形式是一体的,在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设计中,参观者乘电梯到山顶,然后悠闲地沿着巨大的螺旋形漫步,欣赏展品,该功能在建筑物的外部形式中很明显。法尔希德·穆萨维对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历史关系提出了挑衅性的批评,以揭示现代主义核心的矛盾。她认为,设计需要摆脱功能的效用定义,形式不仅应考虑建筑物的生产方式,还应考虑其感官表现。

二、形式与功能相互协调

伴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设计的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增强,设计师能够更新和修改设计形式从而使它更适合所需功能。因而设计产品实际上传达了大于功能的意义,无论它的形式是刻意的或是非刻意的。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合并为一个方法并通过设计手段进行进行表达,以便观察者将形式与功能的关系解释为设计创作本身的表达,从而使设计师能够自由选择功能形式之间的关系,以此实现美善相乐,文质彬彬的装饰与功能和谐统一的设计观。斯特拉姆斯出任设计总监时期的博朗公司产品就体现了设计的形式与功能之间相得益彰,无论是“白雪公主的棺材”之称的sk-4收音机还是D系列幻灯片投影仪等都贯彻了他关于好设计的十大原则,对于设计的功能即诚实性、易懂性、耐久及直观性等的注重,再与形式合为一体的视觉语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尤其体现在606系列家具产品的设计,它不需要在规划摆放方面像其它家具那样对于空间尺寸有着苛刻的要求,并且能起到整合组织空间与功能的作用,根据不同场合使用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模块,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仍在销售,并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完善和拓展这套系统理念,以此来适应现代人们的新需求,因此它可以称为是一件超越时代的作品,同时也是以人为本,从实际体验出发的创新设计,反映了形式与功能的协调。

三、新语境下的形式与功能再审视——可持续设计探究

当下,设计的语境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从物到非物的设计、有形向无形、实用需求到精神需求,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以“精神需求”、“消费异化”以及“非物质化”为主导的当代设计。IT时代迈向DT时代,形式从因功能而塑造中摆脱,不再受到功能的约束,但伴随着设计为人类创造了便捷、理想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去了资源的消耗、地球生态系统遭受到强烈的破坏,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出现也是必然之势,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新语境下,对于设计形式与功能的再审视与反思。作为一门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的交叉学科,设计所需要考虑到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设计师需要具备前瞻性与未来性的视野,正如帕帕纳克在《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中所提到的三大原则、新语境下的设计形式与功能应当在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崇尚自然,讲求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观,为地球的有限资源考虑。作为本土设计师,我们应该以古为鉴、推陈出新,探究优秀造物思想,并从哲学的思想高度认知,寻找可持续设计的启迪,以此不断夯实可持续设计理论与实践基础,在对形式与功能的在审视下探究可持续设计发展。

综上所述,设计师需要以一种既具审美又兼具实用目的方式来进行设计,而不是沉迷于美学价值而忽视功能性原则的奢侈形式,或者是为了提高功能而盲目追求形式的成本。无论是沙利文的形式追随功能,还是文丘里的形式产生功能理论,都意在能将设计中的形式与功能最大化的呈现。因而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应当在设计前期步骤中认真考虑设计所要传达的理念,对于形式与功能合理规划,从而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