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设计反映经济体系,体现科技痕迹;设计还体现情感与文化价值。”你对这段话如何理解。 — 154-江大-王某某的回答

设计本身是社会行为,经济行为和审美行为的综合,追根溯源,设计师立足于时代,面向人民大众的设计。其本质是为人的需求服务,因此设计与经济,科技,情感与文化价值因素的结合本身是基于人的需要而发生的。设计则充当两者之间的媒介,是经济,科技等因素物化后的载体。具体表现在通过改变旧有事物和旧有面貌时期变化,增益,更新,美化,促使设计中各类元素的和谐一致,从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具体的设计环节中这些因素不仅是设计的灵感来源 同时各位因素相互作用基于一定的目的,为人设计尺度合理的产品,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以及个性醒目的视觉传达符号,这赋予了设计更深层次的意义表达。

一 “设计反应经济体系”

1.设计与经济相辅相成

设计与经济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其中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 ,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而经过设计的文化互动,能够提升产品附加值,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促进经济发展。也正是因为社会财富的积累,使得设计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由于设计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与前瞻性,贴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扩大市场,因此设计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例如可口可乐的商标设计,在设计之前,可口可乐只是coca cola这个单词而已 ,而通过采用飘逸流畅的字形对这个单词进行重构,并配以经典的红色的底色,白色的字体。增加了视觉识别度,干净清爽的红白配色是消费者一眼就注意到该商标。通过良好的设计师,可口可乐成为世界知名品牌,这既表现了设计对经济的巨大推动力。反之,经济的发展也会要求设计向更好,更美,更善前进。从而对设计的进步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不同时代经济发展表现不同的设计要求

纵观设计的发展史,设计与经济的关系是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密切共同发展起来的。在工业革命开始前,受生产力的限制,设计的目标始终是以人为本,人的需求带来设计的发展。而工业革命开始后,生产力高速提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设计目标也逐渐转向市场,各种程序化设计迎来了工业化生产。正如二世纪50年代战后的美国市场迎来了消费的高潮,进一步刺激了商业性设计的发展,在商品经济规律的支配下,现代主义信条“形式追随功能”被“设计追随市场”所取代。转眼当下,全球化经济体系占主导地位,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使得设计为适应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适应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差异的需要,从而从以往的单线程思维转变为系统性策略化思维。

二 “设计体现科技痕迹”

1.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科技是一种资源,人类要享受这一种巨大的资源,还需要某种载体,这种载体就是设计。新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巨额资本投入都需要经过设计这一媒介才能转化为社会财富。设计不仅是科技物化的载体,尤其是科技商品化的载体。因为物质形态的科技也只有在被社会接纳,被社会消费的情况下,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社会财富,科技是通过设计向社会广大消费者进行自我表达的,设计师新技术可能转变为现实。科技资源需要设计加以综合利用,变成优质的新商品,被市场大量吸收,才完成了科技的社会财富化,发挥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回顾历史,以蒸汽技术为基础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设计与科技的结合,为设计成为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打下基础,例如索涅特以利用蒸汽弯曲技术生产了曲木家具,成为批量生产后第一件销售过百万的椅子。当下以智能数字化信息技术为导向的工业4.0预备期,VR,3D打印,数字孪生等科技越发蓬勃发展,深刻融入人们的生活各方面,其中在娱乐休闲领域,任天堂采用体感技术使游戏手柄能够感应到用户的动作指令,并在游戏界面中表现出来,这一技术在游戏中调动用户的肢体参与,增加了用户的游玩体验,使得任天堂的游戏手柄一经发售便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2.科技“爆炸”推动设计“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新科技革命与电子信息业的突破和与迅猛发展为标志,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逐渐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计算机成为设计的主要工具,这使得设计工作由现实中的二维平面转变到虚拟世界中的三维立体,这促进了设计的直观化和便捷化。更为关键的是,在电脑所构建的信息空间中,设计师与设计对象,设计之物与非物质设计,功能性与物质性表现与再现,真实空间与信息空间的诸多关系发生变换,即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关系和设计观念。在真实空间中,设计师的设计直接使用符号,在信息空间中则需要借助程序表达。虽然两者呈现出的效果在某方面是一致的,并无多大差别,但实际上设计表达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及虚拟方式的产生,这对于设计来说是一场意义深刻的革命。立足于当代的科技发展,AI GC智能应用的实现是设计师由原来的具体表达转化为用语言进行概括描述,再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具象输出,这是设计在虚拟空间中的又一次进化,设计与表达之间产生了细化,生成人工智能此类新媒介。更由VR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把电脑平面中的三维模型转化为人的视觉体验中的三维模型。使设计更直观可见,无论是AIGC或是VR技术的应用,科技的发展都推动了设计中的技术变革。

三 “设计体现情感与文化价值”

1.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人类目前正处于工业3.0向工业4.0的转型阶段,技术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类对科技高速发展的不安对,快节奏高压力社会的焦虑,如何在人类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探寻设计的新发展,安抚人类的情绪躁动,这需要设计师在设计中表现出基本的人文关怀。而设计中的情感表达不仅表现在优良的功能设计上,它被赋予了更深的人文内涵和情感内涵,可能涉及自然,民族文化,特殊人群,关爱等诸多方面,追求精神层面内涵。例如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送亲朋”,人手捧柳枝向场地中央汇聚,和朋友们依依惜别,演绎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惜别怀远,这是中国人生命观价值观的独特体现。用中国的折柳送别文化来表现。国人对海外亲朋的惜别与祝愿,是设计中文化与情感的融合。该设计不仅能表现惜别的情感,更是由于借用了中国的含蓄文化,收获了广大国人的情感共鸣。

2.设计对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就设计本身而言,它是一种造物文化,在设计的发展过程中,设计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成果的缩影,同时也在不断的推动着文化的前进,因此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以中国设计为例,中国设计的发展既是对西方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记忆的继承,中国设计发展与改革开放,学习西方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对简单模仿西方设计思潮进行反思,并认识到本民族文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开始在设计中着重体现对中国元素的使用,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例如国潮品牌李宁将源自国旗的红黄配色与中国李宁四字组成的印章图案结合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中国元素的表达。而设计不仅是对文化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创新,将文化与现代领域结合,使文化焕发出全新活力。正如亚运会的富阳银湖体育中心,其独特的外立面设计是将中国古典山水画《富春山居图》与铝合金打造的旋转面叶幕墙结合,使其在阳光的折射下呈现出流动的光影画卷,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材料和技术的结合,使文化不仅不失其意境本身,而且又能在全新场景中得到新的展现形式。

综上所述,设计反映经济体系体现科技痕迹,还体现情感和文化价值。设计的经济性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才有文化艺术的繁荣,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设计与科技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这会更近一步促进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对设计不再满足于功能的需求设计更需要通过情感和文化价值的表达来更好地为人服务,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设计的发展。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