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
1、创新思维设计的多重含义(抽象和形象、发散和聚合、顺向和逆向等思维方式)
2、人工智能时代的突出特征(复杂系统整合、交叉领域问题导向、人机深度协同、技术力认知等)
3、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设计思维是多元思维的统一与协调
文章结构生成:
1、从抽象到形象——复杂系统的整合思维
2、从辐散到交叉——交叉领域问题导向思维
3、从顺势到逆向——人机协同思维
4、结语
正文:
设计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设计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不同于普通的理性思辨或感性直觉,它是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以需求为导向并兼容两端的非常规思维衍生,是一种“从左到右”的大脑思维集成。当今社会,伴随着系统、信息和控制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走进了一个知识综合时代,设计方法论与设计思维的变革也随之迈向新阶。从构成创造性思维的“矛盾“来看,它是抽象与形象、发散与聚合、顺向和逆向、横向和纵向的多元综合,而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系统复杂化、问题领域交叉化、人机协同深度化等诸多新要素都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思维标准和技术要求。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实现设计跨越感性与理性的鸿沟,着眼于解决人类社会的诸多抗解性问题是创造性设计思维成功转型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从抽象到形象——系统整合思维
人工智能时代的突出特征是更为复杂的社会系统,设计的使命从连接”人与人化自然”已然转向了平衡“人与知识”,设计的过程更注重文化的探究、策略和激发正向的情感、审美,涉及的内容越来越综合和多元。随着设计的对象从物转到非物,把握设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更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在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大系统中识别、定义要解决的问题。系统本身成为设计的对象,即从抽象的计算机信息符号、个性的用户体验需求、碎片且海量的知识要素中整合出顺应人情感期待的、形象可感的“知识—服务—体验”系统。从我国古代传统设计思维中“材美工巧”的朴素系统观到现阶段整合信息、服务与体验的“非物质”系统观,从原始的自然的“天地人”到“知识—服务—体验”,虽然系统和要素作用的形式发生了根本意义的变革,但通过策略性手段归纳整体与部分、主观和客观、抽象与形象、产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设计活动永恒的主题,人与需求之间的寻绎在持续向前。
二、从辐散到交叉——问题导向思维
人工智能时代新型技术层出不穷,不同于以往为解决单一问题而行动,设计活动需要在对社会、经济、技术等社会要素深刻理解上主动设问,将问题的覆盖面辐散到整个信息社会,跨越不同领域去识别问题、寻找新的应用场景,定义设计的作用域。从跨界设计到跨领域设计,设计覆盖的范围跨越“界限”走进了“领域内部”。生物科技、数字化设计、脑科学、机器人制造,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的原始创新使设计的介入范围无限扩张。工业革命后,现代设计师作为独立职业出现在大众视野,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设计师“一人包打天下”到50年代工业设计师成为“分工明确的齿轮”再到现今21世纪设计师成为区分于人工智能的“人类智能”,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是一个持续辐射又不断辐合的过程,伴随新型技术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呈现出由辐射到交叉的动态过程,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创造性设计思维更应以问题为导向,由跨领域发散性的主动定义问题到多学科交叉性的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从顺势到逆向——人机协同思维
人机智能深度协同是人工智能时代设计的主要方式,协同的深度和成效既取决计算机技术、脑科学的发展水平,使得机器更好地理解设计师的目标,也取决于设计师对数据和计算的把握,设计师只有顺应计算机时代的设计形态,以期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做出创新性设计。人工智能时代创造性设计思维由以往设计师人为能动的选择材料、技术与工具,主动顺应环境规律与客观条件带来的约束逐渐转变为现今根据新型技术手段,如参数化设计、数字媒体设计、Chatgpt、AIGC等革命性数字化生产力工具,反向内求,敦促提升设计师提升个人对于新型主体性科技工具的认知与把控力。人与机器的关系从前者操控后者,现已进化为后者对前者提出要求,人与设计工具的顺逆位正发生着变化,但人工智能并不难完全取代人类智能,对于观察、共情、想象和创意的设计方法和过程仍然是设计师的主阵地。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时代既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技术对设计的限制,也给设计师对文化、经济和技术等社会要素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人对技术的应用到实现技术引领时代进步、推动设计创新,设计师的创造性设计思维要不断发展以应对挑战和未知的问题,同时还要向前一步,立足于真正的人类需求、社会和生态的发展,孜孜以求,用设计带给人类一个充满温良善意的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