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设计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以器物为载体,去叙述当代以及未来的发展历程。基于当下我们从对物的创造逐渐转向非物与体验,作为新一代的设计师,在立足于设计“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明确社会意识与职责,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设计师应具有社会责任感。自工艺美术运动至今,无论是商业性设计还是公益性设计,设计“以人为本”这一概念始终是贯穿设计实践的全流程,而正是这代代相传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促使设计真正做到以解决人民需求为出发点,让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更加富足。在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前提下,设计师也理应承担起社会责任,站在更高的节点上思考社会的发展的矛盾,理清政治文化对人民产生的影响,顺应大众对于设计的功能需求转化为心理需求这一趋势,使设计站在社会统筹规划中,去解决社会老龄化、智慧城市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
设计作品应具有商业性和公益性。设计可以分为两种属性,一种商业性,一种公益性。即便每次设计运动的风格不同,或是继承或是批评,但对于设计的公益性要求却是一脉相承的,这种设计意识扎根于设计师心中,因此哪怕是在今天以经济发展为丰导的设计背景下,商业性更多时候是大于公益性的,设计也依旧是带有公益性质。让商业性与公益性相互促进可成为当代设计师发展的一种方式,在如今产品的竞争更多走向了软硬一体化的整合竞争,设计师们对于产品的设计不仅要有优雅漂亮的外观,具备优良的内容,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体验也是重要的竞争优势,让商业竞争再反向促进公益性设计发展。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设计师们立足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立场,推动商业化与公益化相互促进,才能成功应对工业设计面临的转型和改革问题,让设计真正构建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