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为满足人类需求和效率创造的,具备实用性和重要性。实用性是设计的实用效果范围、关注事物运作方式,重要性在于设计的形式和意义的呈现方式,二者缺一不可。设计作为一种造物文化,反映着人的创造力,反映着人的本质,因此,设计以“人的需求”为最终目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文化不断演变,伴随需求的变化使实用性与重要性的关系循环往复发展,最终趋于统一。
一、实用性是设计首先考虑因素
设计对象不像自然对象那样是现存的,而是被构建的。从原始人类通过对石头的改造来保护自己开始,人类生产就开始存在目的性,满足人类最基本需要。好的功能能够使产品具有实用性、可靠性,更可以提高社会生产生活效率。因此实用性则是设计首先考虑因素,自近代设计史开篇约翰·拉斯金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到现代主义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形式服从功能”,功能的考虑永远是设计规划中不可忽略的话题。
二、重要性满足人类情感需求,具有文化特征
设计对象又如同艺术对象那样,具有审美的内涵,但又有别于纯艺术对象而具有可重复性。设计的艺术性寓于产品的形式中,是设计另一重要因素。
设计具有文化属性,设计形式反映一定的时代文化和审美特点。西方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高耸的尖塔把人们的目光引向虚渺的天空,是传递宗教的媒介,反映了当时特定的宗教文化。再到现代美国流线型设计,流线型设计迎合大众趣味,给大萧条的人民带来了一种希望和解脱。一个时代拥有一种文化语境,真正设身处地为用户思考,使形式(重要性)满足人类情感需求,便是好的设计。
三、设计是科学理论和艺术特质的统一
设计的形式和功能使设计具有实用性和重要性,因此二者缺一不可。形式和功能二者的关系在设计史中有过无数次探讨。现代主义主张在设计中首先考虑设计物所能提供给人的实用性,而形式位于从属地位甚至可以被忽略,所以有时不太会为大众所接受。装饰艺术运动强调设计高度装饰性和奢华感。而这种风格有时过于追求视觉上的华丽而忽略了功能性和实用性。如今社会向多元化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情感的多元需求提供给设计无数机遇。无论是物质形态的系统设计还是非物质形态的服务和体验设计,都要拥有科学的理论和有内涵的艺术特质,使功能和形式统一。
四、现代设计要求实用性和重要性都服从人的需求
如今设计从关注产品自身物质性问题转向探寻人最本质的需求,因此功能(实用性)和形式(重要性)的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设计的形式不仅承载着美学价值,更是语义传达的重要载体,它通过视觉元素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交互,倾向于精神上的审美满足和象征功能。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当语义传达与优秀的历史文化结合,如中国银行标志采用古代铜钱外形,使设计向人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达到了审美和功能的统一。
在社会生产产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需求也向多元化发展,“精神需求”主导、“个性消费”主导、“非物质化”主导使设计师必须重新考虑设计的方向,形式和功能的概念是发展性的,但其最终落脚点是解决问题,是解决人的问题,“形式/功能服从需求”则顺应了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