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设计的角度也开始发生变化,设计逐渐往高科技高情感的方向发展。消费者不仅要求产品能够满足基本需求,还愈发渴望在产品中体验到情感的交流与互动。科技与情感的设计都建立在产品基础完备之上,情感的积淀可以产生出设计的感染力。设计的感染力与设计师的情感有着密切地联系,设计师强烈的创作欲望必将极大的调动自己的文化组织和积淀。科技的推进则可以使设计更具有前瞻性和未来感。使群众视野更为开阔,这也是科学技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①高情感与高科技:情感主要由社会认知和文化价值导向所形成,是随理性的发展由情绪器官产生的心理体验。高情感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情感需求的设计观念以达到生态和心态的平衡。高科技迅速进入生活的各个角落,带来了生产、生活的自动化而提出了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问题,这实质上是作为生物的人与社会之间的生态问题。
②高情感与高科技的平衡: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软性的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高情感的平衡,是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平衡,是生态与心态的平衡,在设计中倡导手工艺,是生态设计的重要方面。在大机器生产的产品设计中,考虑人在使用中的情感因素,汲取手工艺造物的情感设计特点,是生态设计的重要主题之一。
③情感化设计:情感是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使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所谓情感设计就是通过各种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要素,将情感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在消费者欣赏、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激发人们的联想,产生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中提出了三层理论:本能层次的设计、行为层次的设计、反思层次的设计。本能层源自人类的天性,关注点更多涉及外形、色彩、声音等直接感官层面;行为层次关注的是功能和实现,专注于了解和满足真正使用产品的人;反思层次受环境、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依靠产品的个性化属性所带给人们的特定情感感受及思考。设计师日常各种生活素材的收集、各种文化素养的吸收,各种风土人情的感受,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倾注在自己的设计中。空间大小、色彩、协调与对比、线条的流畅,材料的选择与变化,都蕴含着设计师的情感与创造力,因此,情感化的设计更加能贴近受众的生活,当受众在发现或使用时认为这一设计非常贴合自身时,这样的情感化设计就是成功的深入人心的。
案例:设计师柴田文江始终认为设计是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存在的,产品设计师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待产品设计,这是一份重要的责任。她曾说,"工业产品只看销量是不行的,设计最终要融入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如果没有使用价值,产品也失去意义"。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柴田总是在不同的人、事物之间寻找平衡,同时在悄无声息间将产品形式和功能完美地契合到 日常生活中。柴田文江帮无印良品MUJI设计了很多产品,而为首的代表作当属懒人沙发和牙刷系列。"温柔体贴"是柴田设计中的关键词,其作品大都简单实用,充满"母爱"一般,流露着细腻和温暖。"
综述:高科技、高情感、情感化设计是现代化设计发展的两大趋势,与人的设计作为本质,设计师应当重视人的感受而不是盲目的追求设计的科技感与前瞻性。以人为前提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人性化情感化的设计才能深入人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我们也应该利用科学的进步来进行设计,同时融入自身对情感设计的理解,做出优秀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