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中的“文质彬彬”是什么? — 暴走的小银杏的回答

【名词解释】文质彬彬
《论语·雍也》中孔子日: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其中"质”是指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继而可延伸为内容,还可看成是伦理、道德。“文"具有外在形式美的含义。“野”指粗鄙,缺少适当的文饰,是质的专横与自闭。“史”就是华丽的虚饰。孔子主张不偏不倚,扬弃"文胜质”"质胜文"两种片面倾向做到"文"与“质"的协调与统一。“彬彬”指两者的恰当配合才是一种完美状态。“文质彬彬”对于造物设计而言,即指装饰与功能、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阐释了适度设计的观念,是一种不偏不倚的中正、适宜之境界。它体现了人类在造物活动中关于根本需要和终极目标的思考,并由此规范指导人们的造物活动。这观念对传统造物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建筑设计和日用器物中都有很深刻的体现,并成为传统造物设计实践活动的指导原则。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