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r123_
hjr123_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2年前

回答
2
文章
0
关注者
0

水晶宫对中国设计的启示
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世界第一次国际博览会,水晶宫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金属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称为“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1)敢于突破原则,打破思维的墨守成规,积极发挥创新能力 水晶宫打破了传统建筑观念,新技术和新材料使传统形式美法则失效,开创了采用金属和玻璃建造的先河,并采用了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这样划时代的突破与创新,掀起了人们对于美学的重新看待及思考。当代中国设计应不断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在技术革新的同时,始终强调人文主义,永葆“创”的劲头。
(2)平衡设计中的形式与功能达到统一水晶宫本身是机械制品。完全表现了工业生产中的机械本能,纯功能性的特点,导致其美学价值的失败,而展览中的大部分分展品滥用装饰,流于肤浅的“为形式而形式”,漠视任何设计原则。中国设计应当吸取其教训,平衡形式与功能,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设计在讲求以人为本的同时,还要保证功能第一的原则,这样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设计。
(3)顺应时代的发展,理性看待过去与当代设计 水晶宫博览会试图改变大众折中主义的审美,导致许多展品过于夸张而失去了其原本的设计目的。纵观日本设计,以传统和现代双轨并行的设计理念深入人心,中国设计应理性看待过去的设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取本国流传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加以现代结合,这样才能使设计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今天中国的设计当然与150年前的英国不可同日而语,但在物质财富日益增长的同时,中国的设计环境却似乎更接近于“水晶宫”时代的原则。中国的设计行业和设计教育,只有在现代性、科技、市场等很多方面充分的与真正的“大众”沟通,尽快培养起一个接纳设计的社会环境,才能毫无羁绊的实现“设计为人民服务”这一梦想。

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艺术是基于个体情感的创作活动的感性产物,是情感与审美的统一,是个人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承载特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而设计是一种科学的行为,其建立于现有或未来可能实现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是功能与审美的理性结合。尽管艺术和设计的本质不同,但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之间最大的联系还在于对“美”的需求和呈现,让设计和艺术更具层次感,不仅艺术上能够得到更好的情感表现,设计上也能够使功能和美感组合得更加融洽和完美。
一.设计对艺术产生重要影响
设计又称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必须具备相应的艺术含量。从古至今,设计的艺术追求都是通过设计产品体现出来的。设计与艺术创造不能截然分开,设计师的设计从始至终总是要考虑到具体设计对象,根据生产技术条件和制作技艺的可行性,而进行创造性工作,这个创造过程始终与审美发生联系,存在于设计、生产或制约的全过程。
二.艺术推动了设计的发展
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设计的发展。艺术变革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艺术家参观艺术研究,投入设计实践,可以推动设计进步;设计师关注艺术,投入艺术研究也可以推动设计进步;设计师与艺术家合作则更有可能推动设计进步。“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娇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繁琐复杂装饰以及粗糙丑陋的工业制品泛滥的背景下,身为艺术家的莫里斯组织了一批艺术家兴办工厂,投入设计实践,发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工艺美术运动,他的设计实践为现代设计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设计是艺术之源,同样缺乏艺术性的设计不能算是好的设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前设计所注重的功能设计、商业化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大众当代设计的要求。未来的当代设计必然是智能化、生态化以及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和审美体验。设计也更加艺术化,将艺术融入设计之中。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