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1
Ri1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2年前

回答
12
文章
0
关注者
0

波普一词来源于英语popular,即“通俗、大众化、流行”的意思,与当时社会的文化、艺术、思想、设计结合起来,不仅仅指大众文化,更具有反正统、标新立异的含义。二战之后,在整个社会重新开始工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一大批青少年消费者开始追求代表自己喜爱的、新的、时代的风范,将日常生活作为设计的主要题材,色彩大胆强烈,造型推陈出新,波普运动也应运而生。

    从波普设计诞生的开始,就与大众文化和大众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联系。随着这种新艺术风格逐渐被美术界接受波普艺术,逐渐有了丰富的文化和美学内涵:通俗的,短暂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机智诙谐的,性感的……波普运动在很多方面都影响了英美等国,下面将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叙述。
   一、波普设计为西方艺术界带来了积极促进影响
   1.波普设计促使设计的注意力向消费者转移,随后逐渐发展成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波普设计以大众化标新立异的风格,迎合了当时一大批年轻人追求新的风格,追求体现自我的心理趋向,波普设计的产生及推广就代表了年轻新一代的时代风范,强烈的色彩及夸张独特的设计造型,打破了旧有的条条框框,引领西方设计界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2.波谱设计的诞生不仅仅是设计形式的变革,更是对社会文化观念的一场变革。二战以来西方社会以工业化大生产为主的社会背景下,科技革新理性主义构建了以资本主义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文明,波普设计的诞生不仅仅是从设计形式上进行变革,更是一场反对,现代设计观念的改革。马赛尔杜尚提出”一件艺术品并不只是供人欣赏的,更重要的是要让人去思考”的主张。
    3.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戏谑的挑战,取而代之以多元化的设计。波普设计打破了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取而代之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
    二、波普运动自身存在的问题对西方设计界带来的影响
    1.波普艺术过于追求新奇,违背工业生产的经济法则,人体工学原理等。这一现象在当今的世界中也仍然存在影子,是可持续设计的对立面。
    2.波普设计追求新颖古怪的宗旨,并没有社会文化坚实的依据。60年代中期以来,步步运动,寻找新奇的设计动机,已经力不从心,开始从一些历史风格中借鉴,一个以反传统为核心的运动已然成为了历史的大

作为墨家学说的思想原则,“兼相爱,交相利”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从更深层次的理解来看,墨家的“兼相爱”近于托尔斯泰的利他主义,而“交相利”则近乎科尔普特金的互助主义。从现代设计的角度来解读这一句话,利他主义是关心他人幸福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实践,也就是设计中常说的以人为本;互助主义关注群体中的个体,只有局部和整体均衡才是妥善解决矛盾的唯一途径。
墨子的这一思想对于现代主义事迹有以下两个大方面的影响:

    一、始终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第一要义。设计师肩负创造一个更好社会的责任,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人,因此要将使用者的利益、身心体验等各方面纳入考虑。这就要求艺术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知考虑到用品的实用性,还要考虑到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在设计中兼顾实用性、科学性和相应的设计美感。在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人的元素,在对人们生理和心理上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使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身心要求。
    李彦祖先生说过:“处于技术水平、市场需要、美学趣味等条件不断变化的今天,很难有判断什么是好的设计、永恒的标准,但是只有一项是不会变的,就是设计中对人的关注,把人放在第一位。”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设计,与产品相关的环境,社会等因素也应该被纳入到设计的范畴内,使得整体和谐统一,最大程度上为人服务。
    二、设计关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二战以来由于战争的影响,社会上身体有残障的人士数量飙升,设计师由此注意到以前未被注意到的弱势群体,从而引发了“通用设计”的理念。除此之外,自然界与现代设计也遵循着共通的规律,现代设计并不是单纯地创造一个非人情化,非人性的人造环境,而是追求设计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芬兰著名现代主义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建筑,无论是住宅、学校、图书馆或者教堂,无论外在形式还在内在空间,都是由特征鲜明的“局部”组成协调的“整体”。建筑的不同部分,不是相互抵触,也不是简单的并置,他们保持相对的独立,不屈从于单一的秩序,散发着灵动、松弛的信息。自从20世纪现代设计的概念诞生以来,其本质就是为广大人民所服务的,而现代设计发展到今天,其设计的目标人群已从广大人民进而扩展到了其中的每一个个体。
    梁启超则认为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实际上前者为设计的目标和理念,后者为实践方法

国际主义风格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影响
概述引入
国际主义的大概发展历程,对中国的启示
好处
弊端
结语

    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的风格之一,理性、冷静、舍弃装饰的国际主义风格最先在欧洲出现,此后迅速席卷了世界。直至今日,国际主义所产生的影响依旧没有完全消退,中国在当代发展中不可避免受到国际主义风格的影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叙述:
    一、中国受到国际主义风格影响的必然性
    在论述国际主义风格所带来的影响前,首先需要对国际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简要的了解:国际主义风格以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为特点,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彼时中国尚还处在”工艺美术“的探索阶段,国际主义风格的出现为设计注入了新的动力,从而促使国际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设计交流较大陆来说更加充分,这两个地区的发展也带动了大陆的设计发展。
    二、国际主义风格在中国当代设计中的有益的影响。
    1.设计的程序化、单一化、简洁化。使得中国当代设计避免了出现西方设计过于强调装饰的情况出现,对于设计的流程、形式等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更加贴近于目前所提倡的“简约设计风格”。
    2.去除不必要的外部装饰,使设计的效率明显提高。避免了在设计中出现过于繁琐的装饰,使得设计更加贴近民众,更符合于工业化生产。在设计的过程中使得设计的效率提高,加快了产品流通进市场的速度激发市场活力,对经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设计成本容易控制。由于摒弃了不必要的装饰、简化设计流程使得设计的成本可以被很好控制,将经济因素作为设计的重要元素加以考虑,体现了设计为人的思想本质。
    4.整体设计比较统一。国际主义风格讲究的简洁化设计使得设计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因而也体现出产品在形式上的一致性。不论是系列产品还是产品的部件都带有相同的元素,在视觉上更加具有统一的效果。
    三、国际主义风格对中国当代设计造成的不利影响。
   1.单调、程序化,使设计变得千篇一律。过于强调设计的程序化让设计变得僵硬死板,缺乏活力和动力。中国制造行业始终处在”引进“和”消化“这一过程中无法挣脱,目前还没有摆脱“中国制造”的困境,加上国际主义风格的影响,导致设计变得单调。
   2.缺少设

day9

简述中国设计面临的问题
设计探索前期形态延续较长时间,阻碍设计进程
制造发达,创新不足
对知识产权存在忽视问题——商业带来的影响
文化自信不足,传统是创造出来而不是传承下来的

    中国设计发展有着自己特殊的历史道路,从秦汉时期一直领先于世界到1764年英国工业革命后落后于西方设计,中国设计的发展不能说是一帆风顺。在1949年后的前30年”工艺美术“阶段,作为现代设计的”变体“,历史局限的”功利性“策略成为主要导向。改革开放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产业的重组,现代设计在中国不仅逐步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了“中国制造”的梦想与大众生活的改善,同时设计学科得到初步建立。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代中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设计的发展,正确地认识并理解它们,是中国走好现代设计的关键。
    一、设计探索前期形态延续时间较长,阻碍设计进程。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工艺美术”作为设计的主要形态延续了很长的时间,这个阶段的制造业和大众生活日常,多停留在“装饰美化”的层面,设计的功能问题、人民的生活方式改造问题,在与设计赖以生存的民生有关产业中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进。前期过长的探索也为后来设计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长久以来停留的阶段给人一种适应感,加之中国人一直以来“以和为贵”的思想,以至后来的设计革新比较困难。
    二、制造发达,创新不足。由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原因,我国现代设计的起步远远晚于西方,中国制造行业始终处在”引进“和”消化“这一过程中无法挣脱,”中国设计“的自觉意识还没有能够确立和深化。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仍需一定的时间。
    三、对知识产权存在忽视问题——商业带来的影响。商业的发展使得占领市场成为第一要义,而市场又具有多变和不稳定的特点,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取得利益是商业的最终目标。这一情况的出现就导致了当市场上有一类产品销售比较好的时候,商家便会迅速采取措施销售类似产品,而不是首先获得制造许可。设计师的作品长期得不到产权保护,在极端的情况下原创设计师所获得的利益还不足盗版的一半。这种畸形的商业环境会消磨掉设计师的热情,从而选择放弃原创,融入大环境,抑或是彻底退出这个舞台。Nude衣架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原创公司由于盗版产品的横行无法获得维持生存的利益而不得不筹款遣散团队。
    四、文化自信不足,传统是创造出来而不是传承下来的。陈之佛先生曾经提出:“有些人由于盲目掌握外国文化,就排斥和粗暴对待民族工艺传统。”在我国文化没有被良好利用之前就去盲目崇拜国外文化,实在是一种不理智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发生断层的根本原因。王受之先生指出:“现在中国设计最大的问题就是传统的断根。”传统从哪里来?不是从古墓、书本中,而是从我们的生活中来,我们要增强民众文化自信,在前人“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符合时代发展的”传统“。
    我们只有深刻地理解当代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内在的构成机制,并建构起符合这个时代审美新秩序好设计,才能由表及里地为今天的中国制造和中国设计找到最合适的出路。

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意义
概述(机遇与挑战)
1.传统手工艺对引导现代设计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现代设计与传统手工艺是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的
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手工艺一直以来在设计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手工艺和机械化生产并存的时代,唯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
    一、传统手工艺对引导现代设计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处在工业4.0社会,大数据的发展带动了互联网,科学的技术前所未有地推动了消费变革,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重塑这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方式以及消费渠道。人们不满足于物质的消费,而更加注重于消费中的体验、场景、服务和精神享受。现代社会一方面剥离了传统手工艺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也为传统手工艺在现代文化消费中的创新性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是消费的重要资源,而消费是倾向于精神享受的价值消费。新的时代语境下,文化消费不仅是实现当前经济发展升级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与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海国际时装周、深圳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展示与传统手工艺相关的作品,如盖娅传说、botao等。
    二、现代设计与传统手工艺是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的。传统手工艺的产品在其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中为我们的现代设计创新提供了很多思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时代不可逆转的发展下,工业化生产是必然现象,但这也不意味着我们就要舍弃传统手工艺,在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现代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现代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看似对立,实则是相辅相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过于强调某一个方面都会使得设计失衡。19世纪末期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反对现代设计导致了失败,而20世纪兴起的国际主义风格,过于强调现代而拒绝排斥民族传统文化也造成了在设计史上短暂的存在。唯有两者融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设计的能力。
    传统手工艺中当代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有义务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复兴的重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于现代设计发展的要素,用积极的态度推动手工艺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中国际上树立起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设计”,树大国工匠的精神,立时代手艺的标杆。而这也是传统文化

设计思想对设计的影响
形式与功能
技术与设计

    设计思维对于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性,从文化传统中汲取符合时代的思想对于发展当代设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理念可以为当代所用,如何正确解读并与现代设计联系起来,是目前设计发展的一个重点。
    根据老子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从以下方面进行解读:
    一、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早在工艺美术运动发生的时代,设计师就在“形式”与“功能”之间徘徊,找寻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就客观存在来说,”形式“即为”有“,而”功能“则是”无“,产品以有形的实体提供无形的功能,从而满足人的需求。过于重视哪一方面都会使设计失衡。如20世纪发展起来的国际主义风格,从最初以简洁形式满足社会住房需求转变为为减少而减少的设计模式,又在随后引发了杂糅混合装饰的后现代主义。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以往适用的“形式追随功能”失去了时代价值,从单纯的产品设计发展到无物质设计,我们越来越强调“无”所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功能的存在必须依托一定的实体,因而在工业4.0时代,在进行非物质服务设计的同时,也应当注重所依托平台的发展。
    二、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设计师自身习得的技能可以很好地在设计工作中发挥作用,而无法为自身掌握的科学技术则可以为设计师所利用,在设计工作中影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现代主义的发展形成了反对图纸、设想中的设计,发展了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模式,以往的设计师需要自己进行模型的制作以检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而大数据的发展,为设计师带来了3d模型制作与数据检测,使得设计流程得到一定程度的简化,大大促进了设计的发展。电脑建模软件背后的技术没有被设计师掌握,但设计师也可以利用软件来为自己的工作服务。
   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各有差异,基于传统文化思想结合时代特色,才能最大限度上发挥出设计思想的指导作用。

大数据简述
大数据对实现人的生活有质的飞跃提升效果
大数据促使更多设计得到实现
大数据对设计交流有着积极作用
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进程,从而促进设计进一步发展

  大数据的概念最早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特点是海量性、高速性、多样性、重要性和真实性。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对“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我们当今的时代,发展趋势从造型设计转向体验与服务设计,这其中是离不开大数据的作用的,因此,今天我们的设计是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新设计。
   大数据对于设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大数据对实现人的生活有质的飞跃提升效果。大数据的出现,在教育、办公、养老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说,使得人的生活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从社会背景来看,2019年末开始肆虐的疫情导致了社会人员流动率大幅减少,严重影响了人的正常生活。而大数据的发展,使得居家学习、远程办公成为现实,通过网络进行社会活动。此外,我国老年人口持续上涨,大数据在智慧养老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大数据链接老人、子女以及社区,为养老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和以人为本的设计体验。
  二、大数据促使更多设计得以实现。大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演算,将很多设计原本认为是不可能的设计实现,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设计师朝着更加创新的方向发展。例如扎哈-哈迪德的建筑设计,在大数据尚未发展完善的年代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设计”,而在今天,通过数据模拟,这样解构式的建筑产品却很容易得到实现。
  三、大数据对设计交流有着积极作用。大数据下的互联网思维与设计的理念不谋而合,两者都在强调用户驱动产品的设计需求方向,这也是大数据时代下表现出来的设计机遇。网络的连接,让世界成为一个整体,新的设计思维从提出开始,很快就会蔓延开来,甚至开始指导设计过程。大数据的出现,使得交流更加便捷、充分,设计师也能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扬弃,精炼自己的设计思想。
  四、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从而促进设计进一步发展。大数据引导的互联网时代下,人们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发生了改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

以人为本的设计定义
注重体现人性实用需求的功能
注重从人体工学的角度来进行设计
注重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

    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人为出发点,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创新解决方案为终点。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艺术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止考虑到用品的实用性,还要考虑到兼顾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在设计中兼顾实用性、科学性和相应的设计美感,注重“人”的因素。

以人为本的设计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在设计中要注重体现人性实用需求的功能。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首先体现在要使产品的设计在功能上适合一般人生理需求的特点,创造出从目前来说最适合人性需求的物品,使人能够在舒适和便捷的条件下生活和工作。评价一个以人为本的设计作品,首先要看它在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适、可靠,还有价值、安全性和效率等方面,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1.产品的造型与人体尺寸、形状及施力方式的配合程度;
2.产品的易用性;
3.产品的容错率和防误操作设置;
4.各操作单元的实用必要性,安装在产品上的可辨认性;
5.产品易于清洁、保养和维修;
6.从经济角度出发,满足大多数人的经济水平。

    此外,除满足一般人需求以外,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更加重视弱势群体的需求,设计时要将这类群体的不便和风险纳入考虑:如中国设计的2008年奥运场馆和2010年世博园区,老人、儿童、残障人士入馆入园的无障碍通道、观看中的特殊区域和位置。而这也是以人为本到无障碍设计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注重从人体工学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坚持从人体工学出发来做设计,根据“人-产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得在每个使用场景中,都能最大化满足人的需求。产品的形状、功能使用,单元安排都应该贴合人体数据,使人在使用环境中达到舒适、安全。
    三、以人为本的设计注重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在设计中,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造型的人性化。产品设计中的造型因素是人们对设计关注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设计的本质和特性必须通过一定的造型而得以明确化、具体化、实体化。如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阿尔托花瓶”,产品以芬兰湖面形状为灵感来源,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民族感。
2.产品色彩的人性化设计。色彩必须依附于一定的造型才能存在,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和不同的使用场合,颜色的选择非常重要。例如为儿童设计的产品,颜色丰富,刺激幼儿视觉发育,符合心理和成长的需要。
3.产品名称的人性化设计。借助于语言词汇的运用,使得产品名称贴合功能,给予人们心理上的满足感。
4.产品材料的人性化设计。产品材料的人性化设计对于当今绿色设计和环保设计非常重要,选择可循环利用和便于加工处理的材料,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如硅胶等柔软的材质给人亲切感,金属的材质给人坚硬、冷漠感。

   以人为本的设计是时代发展的选择,要求艺术设计人员在充分理解”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满足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

安东尼高迪的简介
设计思想1:对于曲线的极致运用。
设计思想2:敢于打破传统建筑美学原则,开创自己独特的风格。
总结(做出的贡献)

    安东尼-高迪是西班牙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被称为巴塞罗那设计史上最疯狂、最前卫的设计师。他的设计充满了各种风格的折中处理,反对简单的复古,善于运用大胆的技术创新、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创造性的装饰,被认为是充满幻想的浪漫主义建筑家。高迪的设计生涯一共经历了三个时期:阿拉伯摩尔时期、新歌特和新艺术混合风格时期、有机风格时期。
    设计思想一:对于曲线的极致运用。高迪发现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纯粹的直线,他认为“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所以终其一生,高迪都极力在自己的设计中追求自然,大多采用充满生命力的曲线与有机形态的物件来构成一栋建筑。他的设计吸收了东方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并结合自然形式,以浪漫主义的幻想,将极度软化的曲线趣味渗透到三维空间的建筑中去,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就是一个典范,富有生机的有机建筑整体充满了生命的律动感。他对各种曲线的运用精妙绝伦,创造出了世界上最奇妙、最富观感的建筑。
    设计思想二:敢于打破传统建筑美学原则,开创自己独特的风格。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对哥特风格的喜爱,加上高迪自身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突破了传统建筑的规则、对称思想的束缚,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高迪在经历了多个风格的发展时期之后,逐渐摆脱了追随流行风格的桎梏,赋予了建筑与众不同的特点。
    高迪在现代设计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迪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也是生物形态主义的建筑先驱,其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新一代设计师认为是能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相抗衡的符号,并加以借鉴。

对威廉莫里斯的简介
思想的现代性:1.强调设计的重要性

                        2.设计思想的民主性和社会性
                        3.提出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的设计原则,主张艺术和技术结合
                        4.反对当时盛行的风格,提倡诚实的设计
                        5. 推崇手工艺,装饰上从自然汲取灵感

    威廉-莫里斯是英国19世纪的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他继承并真正实现了拉丝金的设计思想,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主要代表作品有“红屋”《沙桥集》《人间天堂》《乌有乡消息》等。
    威廉-莫里斯在设计思想的现代性上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强调设计的重要性。莫里斯呼吁社会重视被称为“小艺术”的设计,他发现了设计带来的影响,认为设计师有使其作品对社会更有作用的道德责任。在英国后来的发展中,领导人也深受这一点的影响,花费了很大一部分的资源在发展设计上,并坚信唯有设计可以振兴国家发展。
    2.设计思想的民主性和社会性。莫里斯继承了拉丝金民主的设计思想,并将其进一步的扩大:(1)建筑设计和产品设计上为了千千万万的人,而不是为了少数上层社会的人;(2)设计必须是一项集体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他的设计思想带有很强烈的民主主义色彩和社会主义色彩,为日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这一思想打破了长久以来设计仅仅是为了上层社会服务的状态,使得设计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方向。20世纪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也将这一思想作为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3.提出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的设计原则,主张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他认为美的设计会丰富生活,同时也意识到好的设计应该是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这一点对后来的设计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包豪斯对设计思想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成为其设计宗旨之一。而德国的迪特拉姆斯提出的“好的设计的十项原则”也体现出莫里斯的这一设计思想。
    4.反对当时盛行的风格,提倡诚实的设计。莫里斯很反感当时盛行的维多利亚风格,认为其矫揉造作华而不实,追崇单纯而恰当的生活。他提出设计应该是诚实的,反对华而不实的设计。莫里斯反对流行文化,提出自己的主张而不是随波逐流,纠正了当时设计中流行的矫饰、繁琐。他的这一设计思想,对于当今的设计师来说,有很大的提示作用:要敢于质疑主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格拉斯哥四人组便是在新艺术运动时期探索与主流大相径庭的直线和几何造型,而他们的探索恰恰为机械化、批量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5. 推崇手工艺,装饰上从自然汲取灵感。莫里斯高度赞扬手工艺的精髓,主张从自然中获得灵感。生活来源于自然,很多优秀的设计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了启发,阿尔托很多设计都是从自然形态中获得的灵感,如他设计的不规则曲线“阿尔托花瓶”,便是与自然结合良好的设计。

水晶宫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第1次博览 的展馆,是由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利用玻璃温室的原理,采用钢铁和玻璃建造而成的。水晶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近半个世纪技术的综合检验,也是这一时期技术和艺术的分离。
水晶宫对中国设计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1.设计应当与市场结合,但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当今中国在设计上,陷入了和美国五六十年代已推出有计划废止制商业模式的消费市场类似的情况,市场以商业为主,而设计出现了大量的抄袭模仿。往往是其中一个设计取得了比较好的市场效益之后,其他的各个商家分别模仿,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故宫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自博物馆文创产品推出以来,广受市面好评,因此其他各个博物馆仿照已有产品,仅仅进行一些形式和图样上的更新,而没有更加创新的文创产品。
2.设计应该与本国的文化核心相结合,而不应该只有技术和商业。如今中国的设计在很多方面并没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设计浮于表面,仅考虑到了技术和商业,而对于真正内核的文化却没有做出更多的思考和发展。
3.设计应该与技术相结合,使得技术可以为大众所使用。如今中国投入在技术上的经历资金非常庞大,也应该让这些技术走进设计,走进大众。
4.应当从当今的设计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水晶宫展览一经开展便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很多的声音与质疑,当时在展览会上展出的许多产品空有技术而没有与艺术结合,暴露了工业化带来的丑陋,也为后来人们发展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借鉴。中国设计应该从当今市面上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并改正。
总而言之,水晶宫的建立不仅使人们意识到了技术带来的丑恶,但同时也发展了玻璃和钢铁的使用,而中国的设计也应该从水晶宫的例子中吸取出经验,为后续的发展做出指引和借鉴。

设计先于艺术,设计与艺术都属于人的脑力活动,但是两者仍然具有很大的差别。
首先从使用方面来说,设计是含有一定功能的,它主要注重的是使用,设计是能够满足人的一定生理心理的需求,而艺术则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不需要功能。
其次从人群受众方面来看,设计在继现代运动之后变成了面向大众的活动,而艺术则更多的还是偏向于上层阶级社会。
设计与艺术是交叉并存的,早在工艺美术运动的时候,威廉莫里斯就提出艺术家从事设计工作,企图使艺术来改变工业化带来的丑陋;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也注意到了仅仅由于单纯的功能并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在这个时候设计中,加入艺术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改变产品的形式以及造型可以更加迅速的抓住市场。
总而言之,设计和艺术作为人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项活动,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共存的。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