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简述以人为本的设计内涵 — jiangjinru的回答

从20世纪末至今,人们虽把产品设计以人为本的想法逐步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对产品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时代内涵、科学体现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却一直在争议之中。

  一、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理念的时代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到底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生存质量、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这一指导思想贯彻到产品设计中,便赋予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新的内涵,这就是设计的主题要从人们的需求出发,遵循实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以造物的实用价值的实现为基点,创造出最适合人们实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产品,使产品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同时强调人、产品、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互促共生的关系,为人类创造健康、和谐、可持续的美好生活。

  二、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理念要体现注重人性实用需求的功能

  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理念,首先体现在要使产品的设计在功能上适合一般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特点,创造出从目前讲最适合人性需求的物品,使人能够在舒适和便捷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这种人性化的产品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要达到产品与人和谐的配合,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评价一个以人为本的设计作品,首先要看它在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适、可靠,还有价值、安全性和效率等方面。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必须考虑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因素,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评价:

  (1)产品的造型与人体的尺寸、形状及用力方式是否配合;

  (2)产品的造型是否顺手和好使用;

  (3)是否可以防止使用者操作时的意外伤害和误操作时产生的危险;

  (4)各操作单元是否实用;各元件在安置上能否使其意义毫无疑问地被辨认;

  (5)产品是否便于清洗、保养及维修。

  (6)产品的价格是否合理,能否被人接受。从上述原则可看出,人性化设计要正确对待人、适应人、尊重人的能力限度,只有符合人的感知和使用需要,才能真正体现出设计对人的尊重和关心。

  其次,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更要重视老人、儿童和残障者的特殊需求。人性化设计是注重不同层次人性需求的设计,所以要倾情关注特殊人群。老少残障者群体属于社会的弱势阶层,在生活中他们随时会面临困难和危险,比如外出就会遇到很多、很大的不便。设计师要把这些弱势群体的不便和风险纳入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的设计中,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世界的温暖、人类的爱心和物与人的和谐亲近。这就是当前呼声很高的无障碍设计,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三、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理念要体现注重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

  一个成功的产品设计,除了功能上满足人性实用需求外,还要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来实现精神文化的人性化设计。

  首先,产品造型的人性化设计。产品设计中的造型要素是人们对设计关注点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设计的本质和特性必须通过一定的造型而得以明确化、具体化、实体化。有人称设计为“造型设计”,虽然有失偏颇,但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造型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引人注目之处。

  其次,产品色彩的人性化设计。在设计中色彩必须借助和依附于造型才能存在,必须通过形状的体现才会有具体的意义,当色彩一经与具体的造型相结合,便具有极强的感情色彩和表现特征,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针对不同的消费群和不同的使用场合,颜色的选择非常的重要。

  再次,产品名称的人性化设计。借助于语言词汇的妙用,给设计物品一个恰到好处的命名,往往会成为设计人性化的“点睛”之笔,可谓是设计中的“以名诱人”。一种好的设计同样需要好的名字来点化,诱使人去想象和体味,让人心领神会而怦然心动,激发购买欲望。

  最后,是产品材料的人性化设计。产品材料的人性化设计对于当今绿色设计和环保设计非常重要。选择可以再循环利用和便于加工处理的材料为当务之急,我们要合理利用人类有限的资源,做到:一是设计能改善的产品;二是设计可再生利用的产品;三是采用低能耗生产的材料;四是采用提高生活质量的健康环保材料。

  四、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以人为本设计的未来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以人为本的设计,不是片面强调以人为中心,其核心是要体现人、产品、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互促共生的关系,这是设计发展的未来方向。

  这种设计要求设计师具有系统和统筹兼顾的观念,从大环境中进行设计定位,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预防污染、保护环境为指针,将重点放在产品设计的创新层面,运用创造性、新思维和富于想象力,以一种更为负责的方法――绿色设计,去创造新的产品,在满足产品基本功能的条件下,尽量简化产品结构,用更简洁、长久的造型使产品尽可能地延长使用寿命,使设计更加完美。

  一定意义上讲,产品设计的未来就是人类的未来。当代人已经进入节能、环保、“低碳”产品时期,设计更应当是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是创造人类艺术化美好生活的,这是产品设计的未来趋势,也是设计人的责任。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