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从产品语义学的角度,结合本专业谈谈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 134-南京理工大学-刘云伟的回答

从产品语义学的角度,结合本专业谈谈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_提纲:

  1、什么是产品语义学,其在设计发展史中的体现
  2、形式与功能的辩证关系,在专业设计中的体现
  3、总结:现代设计应当“形式服从需求”_
  1. 现在国际语言学界主要有两大潮流,一个是形式主义,另一个是功能主义。发展至今,一个命题愈发清晰的摆在众设计师的面前:形式应当服从功能。形式是表达手段,功能是表达目的,语义则是表达内容。
  2. 产品语义学,即是研究产品语言的意义的学问。产品语言与我们80年代对工业设计下的定义密不可分,是一门重点在于研究人与产品之间交互的学问。形式与功能作为产品语言中对立统一的一对概念,自古以来人们便围绕其进行研究、思辨,其产出的思想观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当时的设计,并且推动设计的发展。伴随着人们不同观点的碰撞,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等各种思想应运而生。
  3.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手工业,使欧洲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在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后,五十年代开始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迎来了信息时代;二十一世纪由于全球产生多重危机而引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 显而易见的是,伴随着一次次的工业革命,设计行业不断的拓宽领域,在物质形态的系统设计发展的同时萌芽了非物质形态的服务和体验设计。
  4. 在环艺专业中,功能与形式这一概念会变得清晰很多。环境设计是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设计和整合的一门实用艺术。由此,设计师所需要考虑的功能无非是空间的功能与空间的形式。回顾历史,前有沙利文提出“形式服从功能”,后来柯布西耶所说的“建筑是居住的机器”,他们明确了功能性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判断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在设计上避免了过多的装饰,强调功能、结构与逻辑,这使得他们的设计在如今看来依然先进。反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美国盛行一时的流线型风格,其初衷作为一种走向未来的标志,能给予大萧条中的人们一种希望和解脱(这或许也是一种隐性的需求),导致其在感情上的价值超过他在功能上的质量,对审美形式的愈发狂热追求使其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深渊。
  5. 在实现功能的前提下,再加以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造型语言,在这一环节中,特定人群会是用户,也会是设计师自身。在处于工业4.0阶段的今天,设计与科技结合的愈发紧密,物质设计正在逐步转为非物质设计,设计也变为以需求为中心的设计。2022年5月4日,世界遗产建筑巴特罗之家,尝试了数字化艺术NFT。这是第一个采用实时NFT形式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巴特罗之家和当红数字艺术家RefikAnadol合作的数字艺术作品《巴特罗之家·高迪的意识世界》用数字艺术的方式诠释高迪的美学和设计理念,让百年之前的建筑瑰宝再次走在了艺术节的前端。
  6. 建筑既是物质对象又是内容对象,在城市生活中既是必要的空间条件又是厚重的文化载体。巴特罗之家的案例很好的向我们展示了在工业4.0的当下,设计师如何从情感层面着手非物质的设计。在物质较为丰富的今天,仅仅满足功能已不是当下的设计主旋律,需求与功能的矛盾正逐渐转变为主要矛盾,针对这一“新生”的矛盾,形式服从需求是当下设计师前进的方向。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