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希望在2035年走出一条流程制造业智能化的强国之路,设计将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设计兴国一直作为日本的“软实力”,对中国有什么样的借鉴作用?
提纲:
主论点:2035我国制造业面临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要求,设计为其发展提供动力、引领方向、构建格局。
分论点一:设计提供动力
分论点二:设计引领方向
分论点三:设计构建格局
分论点四:借鉴日本经验
虽然我国在手工艺设计阶段诞生了诸如宋代瓷器、明代家具等优秀的工艺美术产品并影响了西方相关探索过程,为洛可可式样、新艺术运动等提供了样式上的来源与参考。但由于近代闭关锁国等一系列原因,工业革命后逐渐落后于世界,也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工业起步晚、现代设计发展缓慢的现实。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发扬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秀思想,指定了“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直到“十四五”计划中所提及的2035远景目标将实现的流程制造业智能化,我国制造业已经已经实现了从积贫积弱到智能化发展的转变,其中设计扮演了重要角色。
设计提供动力
首先,现代制造业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之上的。正如20世纪机床的普遍出现导致标准化、批量化的生产开始取代传统的手工制造,现代制造业的出现也要基于基础生产工具的提高与改进。例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全自动化生产线等,而这些正是基于人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与工业设计相结合的结果。设计者科学研究人-机-环境的关系,同时应用电子时代的研究成果,使用芯片化、数字化的实现方式,探索适合新时代劳动者的使用工具,为进一步的制造业发展提供基础且必要的动力准备。因此,设计为2035年制造业的智能化提供动力上的推动。
设计引领方向
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是要立足于国情的发展,每个国家所面临的人文地理与历史环境不同,其所发展所需要的前进方向也就不同。例如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工业原料多依赖进口,其发展出了以高附加值为特征的智能电子产品制造业。而美国国土广阔但劳动力稀缺,所以高度重视机械化的发展,诞生了高度机械化的美国制造体系。反观我国,也应积极思考工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与劣势,高度结合本国历史特点,探索出本国的设计前进方向。这一思想与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查尔斯•詹克斯所提倡的:历史主义、文脉主义向符,并以及产生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设计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探索出适合发展方向。
设计构建格局
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下,设计以及不再局限于对客观物质实体的设计,而转向对非物质的设计,如工作流程设计、服务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等,这将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规划更加明确的格局:即线上线下相结合、实体制造与虚拟服务相结合、跨时空跨领域生产相结合等要求。这些格局的实现都需要现代设计作为发展与探索的工具。
借鉴别国经验
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学习西方制度与经济后,本国制造业就开始走上了探索与发展的道路,并伴随着设计的进步发展出所谓的“双轨制”的设计模式,影响了日本的新兴电子消费行业以及传统设计行业。日本工业的发展过程是与设计高度结合的,其一贯制行的“设计兴国”战略增加了其文化软实力,促进了日本工业的进步。同时,日本的有关设计师及艺术家们积极承担起传播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如设计师喜多俊之所设计的和纸灯,就创新地探索了传统和纸制造业所能创新发展的新方向,为初级工业产品延伸了生产线,提高其产品附加值。
总之,通过对设计在制造业升级中的作用分析以及对日本发展经验的借鉴,不难看出在当今社会发展日益加速的情况下,设计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而作为设计师,更应该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积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由设计大国向设计强国的发展,贡献出个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