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题:浅谈德国设计与日本设计的共性与区别
1871年德国刚统一时,“德国制造”是“价廉质劣”的代表。因为它开展工业革命的时间较晚,远落后于英国法国。十九世纪末,政府为改变现状,设立了德国工业同盟,以建筑师赫尔曼·穆特修斯为中心。他到英国学习考察长达七年,其思辨思想为德国设计奠定了基础。再然后,就有了大名鼎鼎的包豪斯。日本设计也是后起之秀。在二战中日本所付出的代价比同为战败国的德国更为惨重,再加上美国1945年到1952年的占领和实质性的控制。日本在复兴阶段派出好几拨考察团造访欧洲、美国,去看他们怎么做设计。当时这些西方国家都有自己的设计策略、理念和风格。1952年日本成立了“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通过教育来培养新一代的设计师。
共性:他们都是从资源匮乏,设计不是特别先进,通过对外学习,摸索出自己的设计道路。都去除了复杂的装饰性,实行简约风格。
区别:首先,在发展方向上。德国功能主义实在太契合德意志思辨和务实的精神了,于是理性功能主义逐渐定性,成了德国设计精神。而日本所走的双轨制设计道路,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一种是朴素的、自然的、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一种是高科技的、现代化的。其次,在风格上,德国设计和日本设计风格看起来都是简约的,去除了复杂的装饰性,其实有所不同。德国的简约是理性的,战后处于重建时期的德国,工业生产疲于应付巨大的市场需求,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于外观的需求降到了最低点,显示出功能主义倾向,比如著名的Wassily钢管椅。而日本的是融入了一些文化和情怀的,在早期受到我国唐朝“禅”文化的影响,在日本的设计中,陶木都是常见元素,造型也比较温润,比如蝴蝶椅。再其次,在设计理念上,德意志民族有一股执着的劲儿,比如当德国的汽车过了报废期后,车厂会开始研究车上哪些零件坏了,为什么坏了,下一步能做什么改进,增强其使用可靠性。而日本讲究效益最大化,比如当日本的汽车过了报废期后,他们会研究车上哪些零件还没有坏,为什么不坏,下一步怎么降低其强度或减少用材,使其暗示报废。最后,在给人的感受上,德国设计让人觉得高冷、有距离感。有的时候,会觉得德国设计就是直愣愣的,没有什么曲线装饰,也没有圆润倒角。反观日本设计,冷淡,却有些温暖。他们会在直线上面,加入大圆角。
综上所述,无论是德国设计还是日本设计,它们的设计思想理论以及风格都为后续的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