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于国际关系和人类社会未来的新理念,是基于全球化大背景下对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探讨,旨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其中蕴含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文化、生态和人民需求层面。
一.文化方面:在交融发展中体现民族特色。
民族性差异性是文化的显著特征,也正是有了不同民族文化,人类精神文明才得以绽放璀璨的光芒。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的“缩小”,世界各民族文化也在不断的交相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尊重文化差异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出的要求。而民族文化,往往通过设计表达出来,优秀的设计师们在适应国际主义潮流的同时将本国文化理念融入到设计作品中,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设计道路。从精致考究的宝马汽车中我们看到了德意志民族的严谨正统的精神和对工艺的极致追求;法国雷诺公司开发的概念汽车,映射出法兰西民族的浪漫情怀;如果说日本的极简设计体现的是大和民族踏实细致的团队合作精神,那么意大利设计的时装与家具,则证明了这个民族在悠久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所产生的独特想象力和艺术鉴赏力。设计是文化的缩影与见证,反映着特定民族的精神价值。将民族性与国际性有机结合,让本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既是当代设计师所探索的,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
二.生态方面:在可持续发展中承担责任。
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所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面对人口增长问题、资源缺乏和消耗问题、气候变化问题等一系列有关人类的生存问题,可持续发展,即可持续设计理念,获得了各界的认可,体现着责任感与公益性的回归。可持续设计理念包含产品、企业、用户、社会多层面的内容,每个人都应为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设计师要进行绿色设计,倡导资源节约、循环回收和再利用,避免商业极端化;从企业角度来看,要将可持续理念作为企业战略,从企业文化、生产加工、作用领域、品牌的社会价值等方面提升企业的可持续设计能力,建立有社会价值的品牌形象;从用户角度来看,要逐步参与到可持续设计的新系统中,改变消费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减少铺张浪费。从社会的角度,通过设计来进行基于社群的可持续创新,利用新技术助力驱动社会在更大规模上的可持续变革。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具体情境中讨论特定问题,发挥设计的能动作用,重塑人类的生存系统。
三.人民需求方面:在“以人为本”中服务美好生活。
“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着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发展趋势,对“以人为本”的新要求更多体现在个性体验与人性化上。以服务质量好出名的海底捞火锅;从“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到“客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长城私人定制汽车服务,以及当下流行的共享经济模式等,生活模式和社会文化的变革是网络技术革命带来的后果,同时也是设计师关注用户需求的预先性行为体现。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已经表明人类又一次站到新的起点,以前的形式功能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设计需要更加重视人文情怀、注重大众审美,提供更完善的以内容、服务、交互、用户体验为主的非物质产品,满足人们对个性化的需求。
设计是一种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内涵的创造方式,其理念在技术进步下不断推陈出新。当今设计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从物品的创建中转移出来,强调文化和情感的追求重心。这不仅要求我们清醒的认识产品的物质意义,还要了解由人、产品、环境所共同构成的社会含义。加强对用户生理、心理的关注,把握未来设计的内在文化精神内涵以及时代特性,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应在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