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史练习题(测试三) — 127 地大(武汉) 2098的回答

1.列举赖特的三个作品,并阐述其有机建筑的理念,以及形成与发展

赖特是美国现代主义先驱,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被誉为美国本土建筑的开创者,是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筑运动有明显差别,明确提出了“有机建筑”的理念,代表作品有东京帝国饭店,流水别墅,纽约古根哈姆博物馆。其有机建筑的理念为:
1.简练应该是艺术性的检验标准;
2.建筑设计的风格应该多种多样,就像人类一样;
3.建筑应该与它的环境相协调,他说:“一个建筑应该看起来是从那里成长出来的,并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
4.建筑的色彩应该和它所在的环境一致,也就是说从环境中提取建筑色彩因素;
5.强调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
6.强调建筑中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
他的有机建筑的观点并不是呆板的,而是充满了灵活性的方法。赖特信仰真、纯、诚、朴的设计艺术理念,认为“土生土长是所有真正艺术和文化必要的领域”。
赖特最初的理想是“工业技术通过艺术的转化”,之后又和其师沙利文一样在古典秩序与非对称形式之间犹豫不决。他们迫切的想要找到一种崭新的建筑语言,好符合美国这样一种年轻、平等、有别于旧文化的新世界。基于此种渴求,赖特同沙利文研究了琼斯的《装饰的法则》,这部著作涵盖了中国、印度等非西方文化的装饰,并借此突破传统思想。这之后,赖特花了两年消化整合,并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综合住宅风格,即草原风格,同时,赖特自己的一套理论也发现成熟。不过此时赖特依然在漫步式的和严谨的表现形式之间摇摆不定,后在《机器的艺术与工艺》中,提出了“有机”这一概念,并以此为建筑核心,以自然为学习对象而非机器。在这种“有机建筑”思想理念的指导下,赖特的建筑设计不仅与周边的环境和谐相处,仿佛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一样,而且其非对称手法也给人以“气韵生动”的感觉。

2.设计师应该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现实需求

无论是设计行为的出现,还是设计师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形成,都是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需求产生的,所以设计师应该善于面向不断变化的现实需求,来满足人们日益精微的需求变化。
一、设计师要适应不断发现新缺点
设计本身是一种尝试拉近对器物的现实需求与理想状态的过程,每一个设计对象多多少少都有改善空间,因此设计师需要不断改善设计来适应不断发现的缺点。优秀的设计师既是对生活体察入微的发现者,更是对现实需求极为敏感的改良者。作为器物缺陷信息的整合者与管理者,不仅要了解设计对象的变迁发展史,更要明确生产技术沿革的本质以及现代复杂科技运作,在实践中使器物一步步接近理想状态。

二、设计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宝库
设计既不是纯艺术也不是说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而是多种学科高度交叉的综合型学科。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需求,作为设计创造主体的设计师也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宝库,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适应多元发展的市场变化,将知识进行整合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工作能力。

三、设计师要致力于做需求变化的引导者
主动改变永远比被动接受更加积极,同理,做需求的引导者永远比做需求的追随者更加具有积极效果。随着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精细化,传统的产品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设计师应该面向全面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系统化设计,利用劝导型设计来引导人们的需求甚至生活方式,通过具有引导导向的设计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使社会更加和谐。

论述题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个人看法及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征。作为人,在与世界的关系中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而工业设计中探寻人的重要性的问题,自然要从人作为设计内容的主体的性质而出发,来认识人与人造物的关系。人在工业设计中的主体性地位决定了工业设计不能仅仅只是单纯的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不能割裂地存在,也不能忽视人与人造物的无数的自然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行为作为主体对工业设计的产物进行塑造,工业设计又反过来塑造人的生活习惯,并且受到经济、政治制度、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等其他事物的影响。

作为具有主体性意识的设计师,应当明确自身在设计中发挥的作用,准确定位自身在工业制造系统中甚至是人类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做有能力、有责任、有素养的设计师:
一、设计师应具有社会责任感
现如今,设计早已是多元化时代,面临着各个层面的因素,需要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设计已不再像以往只为解决简单的造型及功能问题,设计师所具备的社会责任也不再是简单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面向社会和全人类的发展性问题,这需要我们看到第三世界的人民,以及地球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特别是那些濒临灭绝的的动植物。石油泄漏等安全性问题以及日本排核污染等恶性事件已经向全体设计师发出了新的挑战,设计师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设计活动的新课题,设计师的职责方向也已经从以用户为中心,逐步形成了为以人和生物体为中心的设计范式。
二、设计作品应兼具商业性和公益性
发展是社会的首要任务,而设计创新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不仅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关注设计的公益性。如阿里巴巴U design设计周的“用爱能浇灌的有“益”思花园,是从阿里巴巴百余项公益项目中精选的乡村振兴、儿童美育、关爱弱势群体三八板块,展现了设计赋能公益下沉过程中的经验与情感。设计的商业性和公益性本应该是一体的,如同正反无法割裂,我们需要努力寻找设计商业性与公益性的平衡点。既承认设计商业性的合理性,又要思考设计公益性的可持续原则,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三、设计师应关注设计的未来性
设计不仅仅要考虑简单的造型设计与功能性设计,更要考虑设计对社会、经济、环境、文化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单个的设计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需求设计师引发的设计思潮却拥有巨大的能量,对时代有这强有力的冲击。在地球资源与环境、战争与和平等、矛盾与对立等复杂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设计师更应该关注设计所带来的短期或长期的社会影响,考虑设计的未来性。
随着信息革命和科技的迅猛发展,设计师应该认识到未来的设计必然是基于人工智能,绿色可持的发展,同时重视人文情怀与本民族特色,引领社会大众的审美,促使社会大众一同参与设计。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