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宏伟蓝图,谈谈现代设计和现代价值,用三个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提纲:
一、总:“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宏伟蓝图是什么,与设计的关联(对设计的价值导向)
二、分:设计与经济——平衡设计的商业性与公益性
三、分:设计与社会——构建关联性设计价值观
四、分:设计与自然——反思我们的未来
五、总:全民设计时代改写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总称。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同时人类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粮食安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人口爆炸、疾病流行、局部战乱,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正面临者挑战和威胁。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沿线国家经济繁荣,文化交融,和平发展。随着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发展,设计也发生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设计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探讨的范畴越来越深入,当代工业设计一定不是只讨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还应包括对各种价值观念、各种关系的协调。现代设计应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这一共同发展积极价值观的倡导,展现出当代价值。下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在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下,现代设计和其价值。
一、人与经济——平衡设计的商业性与公益性
工业4.0,人类进入智能化时代,万物联网,万物互联;机器自动化,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设计作为促进消费的有利手段,可以为人们谋求利益带来巨大的商业成功。每个时期的设计与当代设计师的认知和社会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设计师同时承担着社会责任感。一个好的设计师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从社会责任的层面来划分具有两种属性,一种是公益性,一种是商业性。我们不能否认设计的商业性,因为评判一个设计是否成功商业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商业性的成功也会造就一位知名的设计师,但如果只追求设计商业性的成功而忽视公益性的责任,那便走向了一种极端,设计变为诱骗消费者谋利的工具。这违背了“一带一路”谋求共同发展的积极价值观。设计走向商业性极端的案例——有计划的废止制,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通过故意使产品样式过时和限制产品寿命的方式促进消费,虽然这一策略有效的促进了市场促销,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却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和非常有害的“用完即弃”的消费模式,造成了只求样式不讲功能的形式主义恶习惯。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设计模式,例如国外的苹果公司,和国内的小米、华为,这些手机的龙头企业,他们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但往往是同一个型号和同一个科技水平下的形式外壳的改变。设计的商业性和公益性很难分割,即便是以公益性为目的去创作设计,也很难摆脱设计商业性的相关要求。但优秀的设计师往往能够把时代背景与设计相结合,在国际秩序人类生存面临威胁的时局下,新时代的设计师应以“一带一路”的价值观为导向,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设计商业性与公益性的关系,寻找两者的平衡点,承认商业设计的合理性,但不盲从设计的商业需求,要真正地去关注社会的问题。一个设计师的力量是薄弱的,但当设计师们把设计作品集合设计与社会——构建当代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在一起形成设计思潮,就有着相当的力量,才会构建出“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当代的设计价值。
二、设计与社会——构建关联性设计价值观
工业4.0带来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每天需要惊人的物质生产与消费,以保证投资回报率。过度物质生产和消费会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会带来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我们目前已经处于生态超载状态,过度的物质产量和消费降低了生态系统再生和未来持续发展的能力。人们实际上是靠着有限的资本实力过日子。全球生产消费的经济方式是具有不可持续性的。“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提倡合作共赢。我们不应该抱守着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缺乏以生物为中心的同理心。关联性设计是一种设计伦理价值观,要求人们站在宏观的角度以人类以及非人类的整体为基础,进行行为,建立理念和实践导向。这种理念和导向是具有相互的、充满尊重的关联性。是一种内在的受伦理驱使的设计探求,要求我们不再以人类为中心,而是转向关联主义来重建我们充满活力的、生机勃勃的“地球之间”的亲密关系。关联设计这一以以人类和非人类为整体的价值观与“一带一路”不谋而合。例如在《共同栖息地——为城市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中提出的“生态修复设计”生态修复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通过综合的设计与工程手段,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维护与管理,为野生动植物创造适宜繁衍与生存的生态环境。“漂浮生态系统〞采用无毒的回收材料制成,其标准化的互锁模块可以组成适配不同环境状况的形态。其水面之上的植物群落能为鸟类等动物提供安全的庇护所,水下的根系也能为鱼类提供庇护和食物来源,还可以为微生物创造理想的栖息地,这些微生物利用水中的藻类、碳和过量营养素为食物,并发挥着净化水质的重要作用。事实上人类很脆弱且不具备修复能力,设计师应响应“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的理念,为地球上的一切而设计。
三、设计与自然——反思我们的未来
前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确立了发展神话。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例如碳、石油这样的原始资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而他们的生长速度远远赶不上人们的贪得无厌,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生态成本。人类近200年的增长,几乎是人类历史上过去2000多年增长的总和。在“一带一路”宏伟蓝图下,我们必须进行反思。地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消耗如果超过地球的自净能力,就会反过来限制人类的生存。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里程碑报告《极限增长》研究人员用科学建模的方法演示了人类社会的运行和未来的情景。基于关乎世纪未来的五大因素—世界人口、工业化、环境污染、粮食生产、资源消耗的趋势发展,指出地球的容量是有限的,人类将在21世纪出行突然奔溃或逐渐接近地球承载极限的危险。1987年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成员,系统研究了人类面临的重大经济、环境、社会问题,本书以 可持续发展 为基本纲领,从保护和发展环境资源出发,的一份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提出世界各国各政府各人民都要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肩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制定正确的政策并付诸实施。否则人类的生存将存在威胁,生态环境已遭到损害。时隔50年最新报告《翻转极限:生态文明的觉醒之路》整本书是充满使命感的乐观主义宣言。除了资料、研究的更新再次向人类敲响警钟。还进一步提出需要用“彻底的再设计”来推动一个“显著的结构转型”。但目前正在发生的:巴以冲突战乱和日本核废水的排放无疑是人类对这些宣言的无视。“一带一路”打造共同体的意识,正是对当下为谋取利益人类思维和行为短视的呼应,设计应反思我们的未来,作出当下的改变,创造当代的价值。
如今人类又再一次站在新起点,以前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和当代价值观。设计需要践行“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站在更加高纬的角度更加全面系统地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设计需要关注当代社会问题从设计与经济、设计与自然、设计与社会的关系,以更加平等、兼容并蓄的设计理念去包容一系列复杂性问题。这样的设计才会具备生命力,更加符合“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和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