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40分/题)
1、设计思维的柔美变革
转变传统的适老化设计思维、优良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整合
2、设计价值的伦理廓清
设计的社会功能、伦理价值、设计的主客体、人性化设计、包容性设计
3、代际融合的策略优化
和谐设计观、科学设计策略、整体性设计方法论
正文:
设计是以“人的现象”作为根本出发点,对设计主体的实际需求与情感判断的充分关怀和着重考虑是设计师从事设计活动的出发点。随着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设计客体已从“物”转向“非物”,已完成从物态人情化到人情物态化的转变,设计作用的主体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意味着设计品的适用性和易用性、可及性成为新时代设计价值评判的主要标准。以“互联网”和“去纸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产品设计,除了在考虑年轻主体的设计需求外,更应考虑如何帮助老年用户群体跨越代际融合的数字鸿沟,融入数字世界。因此,这要求当代设计师对自身的设计思维、价值判断和策略选择上做出恰如其分的协调与反思。6min
一、设计思维的柔美变革——观察视角的下沉
转变传统适老化设计思维,重新定位优良设计标准是互联网时代下设计思维转变的应有之义。传统适老化设计注重对产品外观形式的尺度调整、功能结构的硬件升级。随着工业设计3.0推演至4.0时期,技术水平的跃迁对推动设计师设计思维和观察视角的软性变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说古代《周易》中蕴含的设计思维是“仰”观卦象而制器造物,那么当今的设计思维与问题观察视角应是一种“俯”身下沉,详细考虑各种因素和成分。因此,设计师在考虑互联网时代适老化设计原则的柔性改良时,应从系统整合思维出发,从老年人群体实际需求出发,沉浸式体验老年人的实际物理需求与生理需求,基于以上出于同理心的柔性判断后,对发现问题应做分析和整合,对已知和未知问题进行主动设问,探求实际需求背后设计思维的底层逻辑。然后经由定性的头脑风暴,与定量的设计原型制作,最后再进行测试和优化。从设计思维和设计流程范式的系统优化介入当下互联网时代的设计“同理心失范”问题,而后延伸至实际产品设计中的功能性与形式性的结合问题,是现阶段对于优良设计提出的新设问。(18min)
二、设计价值的认知边界——设计伦理的廓清
群体的特殊性所引发的设计“价值失范”并非互联网时代所独有的伦理问题,但却是当下“再设计”与“再考量”语境下如何帮老年人融入“数字世界”所无法绕开的实际困扰之一。如何将大数据时代下的虚拟设计、交互设计、体验设计和产品服务系统设计融入老年人的现实生活、符合老年人的价值期待并帮助引导老年人情感塑造,需要对设计的社会价值和设计师的设计伦理进行“再剖析”与“再升级”。现代社会的设计论及工业革命伊始,从威廉·莫里斯到弗兰克·赖特、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有机建筑论,现代设计观念的革命与演进一直是围绕以人为本、以设计主体为本,更重要的是以设计主体的生活性服务。功能主义建筑泰斗、机器美学的奠基人柯布西耶认为“住宅是住人的机器”,同样,如何做到互联网时代的非物质设计与数字设计是供所有人易用的“工具”,更需要对信息时代设计的大众性、服务属性及平等包容性的相关设计价值做出科学判断和伦理廓清。这不仅包括了对老年人数字产品使用的启发与包容,更包含着对老年人文化敏感性的慎重考量、社交需求的温馨庇护甚至信任关系的科学建立,亦是对老年人作为信息时代设计的价值主体的身份厘清,是设计师发自内心的价值期望引导,而非单纯附加老年机以“大字体”和“高音量”。(30min)
三、设计策略的适时演进——代际融合为核心
代际融合与人机和谐是互联网时代设计师设计策略优化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技术思想家芒福德认为:人首先不是工具的制造者,而是意义的创造者。《庄子·天地篇》曰“技兼于事,事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技与道是相通的,这对于我们今天摆脱技术于人群对立,在设计策略和技术上选择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技术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启示。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所讲求造物活动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基于设计的不同主体与自然属性之差的辩证看待。“和”并非调和,也包括差异的共生,来自多辈人的差异化需求交融在互联网语境下,需要设计师正确把控设计形式的多元性与与和谐性。古代设计的社会功能与“天与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换位从“藏礼于器”到“器以载道”再到“观乎人文,以成化天下”,设计经历了和谐设计观与整体性设计的科学转变。互联网时代设计的特殊属性决定设计的主宾调和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转变到了“人机协同”与“人物和谐”,这也意味设计师的设计策略从具象到抽象,从聚合到发散的转变过程。优良设计的重新定位要求设计师除了对产品“可用性”和“易用性”纳入策略优化的范畴中,更需要把和谐观和老年人群体的整体性纳入其中。转变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的抗拒心理与排斥行为,需要设计师在具备同理心的同时掌握行为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设计知识,做到人机和谐,更做到老年人与数字化的和谐互见。(45min)
综上所述,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生产技术特殊性与时代价值的多元取向要求设计师在对产品进行优化的同时,更应关注人与物背后底层逻辑的梳理与把握。对设计思维,价值取向与策略再升级上做出正确的,设计出真正合乎时代发展的“生活所需”,是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重要一环。(53min)
(加粗字体为计时结束后的修改增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