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如何赋能一带一路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文化自信 科技普惠共享 可持续发展
1.设计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设计传承与传播民族文化
2.设计促进科技普惠共享
全设计、以人为本
3.设计赋能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设计
(5min)
2013年,由中国领衔主导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至今已经走过10年时间。与经济、文化、科技紧密相连的设计,在一带一路的合作建设中,发挥着重要意义。设计作为交叉学科,在未来的全球合作发展中,对于各国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桥梁作用将更加凸显。
一 设计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在当前全球信息开放共享和各种思想相互融汇的时代背景下,各民族间的交往愈发密切。在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原本多元化的民族特色日渐显现出同质化的迹象。这也引起了设计界的反思和警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注意力转移到本民族的文化根基,通过多样化的当代设计来传承和展现民族文化自信。(20min)
比如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上,现代主义设计大师贝聿铭就从江南园林中得到启发,就对苏州园林进行总结归纳,汲取要素,进行设计创新,用现代形式来传承与再现古典园林的神韵与内涵。精彩地将传统江南园林的文化元素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形态相结合,创造性地实现了了“中而新,苏而新”的创作理念。中式花窗,粉墙黛瓦以及溪流山石等传统元素的运用,展示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并通过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将其融入到建筑中。
二 设计促进科技成果普惠共享
科技进步驱动物与物的创新,而设计则是让技术真正实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强调人的需求的满足。在著名设计理论家帕帕纳克撰写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强调了设计的社会责任。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呼吁设计要兼顾社会利益,要为人类整体服务,特别是第三世界人民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服务。
在此理念下延伸出无障碍设计、人性化设计以及全设计。全设计即通用设计,意思是普遍的设计,共用性设计。是指一个产品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所有使用人群,不存在性别、年龄、能力上的差异。在一带一路的合作中,它同样被赋予了跨越民族与国界的内涵,督促设计寻找到人类群体最大公约数的解决方案。全设计的理念让科技成果能够惠及更广大的人群,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35min)
三 设计赋能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经济、文化多方面的飞速发展,资源的消耗,社会生活的剧变,价值观念的冲突愈加紧张。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受到广泛重视,在此背景下,设计所解决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造型与功能的问题,而且面向社会和全人类发展的问题,是以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为导向,服务于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系统性问题。
可持续设计理念为“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一带一路的指导原则,探索可行性的方案。比如宜家未来生活实验室SPACE10开展的城市村庄项目,内置日托服务、城市农业、共享交通等公共区域。居民可以通过订阅付费的方式使用共享设施,也可以通过集水、回收利用、清洁能源生产和在地堆肥等综合功能实现可持续生活。该项目通过融合共享生活、可持续材料、模块化设计系统等多种方式,打造具有宜居性、可持续性和经济适用的全新城市共享生活方式。(50min)
四 总结与展望
设计的宗旨始终是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通过准确处理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环境-社会之间达成和谐共生。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设计肩负着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的使命,这与“一带一路”的精神不谋而合。
设计作为一种具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内涵的创造方式,既关乎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物质基础,同时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痕迹,也必然深刻反映“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合作共享的当代文明的蝶变。(6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