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乌尔姆设计学院与1953年成立。其纲领是使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瑞士籍画家、建筑师、设计师比尔设计了学院的校舍并担任了第一任院长。在建校方针上也遵循包豪斯的理论学说,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统一。他在学院开设了机械与形式两方面的课程。另外,与比尔的理论同时存在、平行发展的还有一些别的理。马尔多纳多对学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很大的调整,用数学、工程科学和逻辑分析等课程取代从包豪斯继承下来的美术训练课程,产生了一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设计教育模式。
2.设计原则
学院以理性主义设计,技术更新思想为核心,倡导系统设计原则,培养了一批新一代的设计师。形成了所谓的“博朗原则”。德国产品渐渐以理性、可靠、高品质、功能化的特点闻名于世。
3.影响
(1)设计学院在设计教育上自成体系,充当了战后设计教育和设计思想的实验室,并成为凝聚当时德国富有才华的年轻设计师的中心。而且影响了人们在学校、办公室、工厂、医院以及几乎所有的交通工具里的行为。学院师生的许多设计成果不仅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而且成了市场上的常青树。
(2)“从全局大处着眼-—系统化,在个体细节上着手-—精确性”的乌尔姆模式,今天已经影响到全球成千上万的生产厂家,影响到几乎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学院的建筑系也一直在探索模数化标准单体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为推动建筑的标准化、批量化做出有益的贡献。
(3)它仍被视为自包豪斯以后,欧洲最重要的设计学院,对德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设计教育影响很大。
(4)乌尔姆学院在工业产品、工具、交通工具的设计和沟通交流系统的设计方面尤其影响深远,该校的典型风格--珍珠灰的亚光表面处理、可调整的支撑架、尽量少的装饰,以及非常纯粹的几何形状等。
(5)通过与该校关系密切的博朗公司和克虏伯公司,不但影响了战后整个联邦德国工业产品设计的风格,而且对当代电子产品的设计仍有深刻的影响。
(6)在包豪斯的基础上,继续发扬了德国现代建筑、现代设计以社会目的为中心的传统,因而延续了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的社会工程式的建筑和设计教育体系的发展。
(7)以“解决问题”为设计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整合了科学与艺术,创建了一套创造性的设计教学方法。完全摒弃了传统上以艺术为中心的建筑教育和设计教育体系,首次将建筑和设计教育完全放在理工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来进行,使得设计教育成为一个严格的理性系统,而不是过去那种以艺术表达为中心的模式。
(8)确定了以建筑为所有设计教育之核心的教学模式。教育学生重视使用者的需求,理解和熟悉各种材料以及生产过程,掌握对多种可行性、多种选择的多元化思考方式,强调科学技术的严格性,培养学生的人机工学概念和设计美学修养,并与工业界建立密切的学术实践关系。
(9)代表了欧洲(起码是西欧国家)设计界不愿追随美国讲求流行式样的浅薄方式,而重在讲究设计的目的和观念,讲究设计的社会影响和长远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