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设计自古以来就是满足人的需求的创造性活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类。设计的多样性与包容性的本质都是立足于人本身,致力于解决社会中的问题,提升社会福祉的,但是其与其他的设计理念又有一定的区别,更加侧重人群和情境的多样性和差异。设计多样性和包容性理念从提出到如今都是具有正向导向。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所需解决的问题更加复杂、多元化,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多样性和包容性,是当下设计师的重心和职责。下面将论述设计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几个方面:
1、多维角度看待设计多样性与包容性(1)历史角度—设计多样性与包容性历史发展概述从发展背景和发展历程去看待设计多样性、包容性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包容性设计),两者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同属于包容性设计的设计原则。设计多样性与包容性两种理念是在二战之后逐渐逐渐发展起来的。当时二战后全球失能者数量有所增加同时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全球老龄化和失能者生存发展问题逐渐凸显。在地域性角度来看,当时移民和流动人口的族群和文化多样性问题,经济发展失衡和贫富分化的问题以及城市化进程对生活方式的影响问题这些社会问题都日益出现。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开始关注到这些社会问题,并争对以上的问题构思了相应的设计解决方案,其中就包括包容性设计,旨在解决。多样性与包容性都是属于包容性设计范畴,与设计原则和价值属性相契合。包容性设计与辅助技术互相融合发展,共同解决关乎于人的社会问题,不断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
(2)价值角度—“尊重多样性,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从价值观的维度去看待包容性设计所秉持的设计原则,不同的行业和机构有不同的阐述,但其共性都是都是“尊重多样性,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这与包容性、多样性设计理念所坚持的内涵不谋而合。设计的包容性与多样性(包容性设计)是一种设计方法和理念,旨在确保设计成果能够被尽可能广泛的人群所使用和接受,无论他们的年龄、能力、文化背景、语言、性别、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何种差异。其核心思想是不将任何人排除在设计考虑之外,通过设计来减少或消除使用过程中的障碍和限制。
就其设计原则的定义来说,微软设计部门多年来积累了大量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案例,并将其总结成三点包容性设计原则,即识别排斥,从多样性中学习和解决其一,扩及其余。这些原则可精简凝练为尊重多样性,需要采用共情的方法去构思设计方案,同时,研究角度从针对弱势群体的能力和需求响应过渡到通过介入改变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从而缓解和消除排斥。包容性设计从提出理念到实践过程系统流程都是在坚持“尊重多样性,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旨在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和友好的社会环境。
2、当下设计多样性与包容性的社会价值(1)二者贴合当下设计的“真善美”价值观设计多样性、包容性(包容性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与设计的“真善美”核心价值观,两者密切联系,相互包含,互相促进,都对当下的设计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设计的真,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要求设计师深入研究和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考察用户的多样性,与此同时,包容性设计这一理念也是要求设计师考察用户,在多用性中学习设计,将用户的能力和需求视为设计的根本的决定因素,构思出包容性的设计方案,增加用户体验,更好地服务于用户;设计的善,强调设计伦理性和责任意识,要求设计要有人文关怀意识,与此同时,包容性设计这一理念也注重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群和情境的多样性;设计的美,强调设计的审美性,不管是什么设计都是讲求审美性和功能性的统一,包容性在满足功能使用的情况下,也不要忽视设计产品的艺术价值。
(2)二者利于解决当下设计面临的复杂性争对当下设计的复杂性的背景,坚持设计多样性、包容性(包容性设计)的理念方法有利于解决不同人群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化。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存在很多跨越多个组织或者利益相关人、生产者和使用者群体的复杂环境,设计在复杂环境下需要创造生产符合多个组织、生产者和使用者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设计界开始意识到,产品或服务不应仅满足主流用户群体的需求,而应致力于服务所有人群,无论其年龄、身体状况或能力如何。包容性设计这一理念的实际正确运用可以很好满足用户多元化和复杂性需求,关注不同人群和情境的多样性,承认多样性和差异性更好地为大众设计,。同时充分广泛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使得设计师能够利用更加智能、灵活的手段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特殊需求。
3、小结设计是第三种智慧,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活动。设计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这种理念的转变,不仅体现了设计的本质属性和追求—以人为本,更凸显了社会的进步性和公平性。良好的包容性设计可以提升经济效应,推动社会创新和融合,是符合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具有长久深远的效益,更好造福于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