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
1、 背景,迄今为止设计教育的发展仍然稳步前行,思考中国环境下的设计教育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路
2、 设计教育要培养“甘”字形人才——首先明白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设计人才
3、 设计教育应发展设计师思维能力——培养设计师深入理解设计的本质,从而致使设计师或者教育界引导老百姓思考“我到底需要什么”,真正实现设计为人人(授人以渔)
4、 设计教育要走出中国特色之路——抛弃旧有设计思维,发展中国独有的设计逻辑—-中国方案,并建树以此为蓝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方法和实践
5、 总结,仍需稳定发展,不可操之过急
如何理解今天的设计教育的处境需要大胆的新行动
包豪斯作为上世纪20–30年代德国建立的第一个现代艺术教育学校,由于其锐意探索,大胆革新而对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它成为现代主义发展和现代艺术教育之路上的里程碑。包豪斯所提示的设计原则一直延续至今,并对我国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我国的设计教育不一定非要跟着国外的设计思维发展,而是应该研究中国背景,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设计教育要培养“甘”字形人才
形式与功能之间关系的问题一直是设计界所讨论的一个话题,从工艺美术运动时“艺术家”与“技术家”相区分,到现代主义运动强调“艺术家”与“技术家”相互合作,再到在乌尔姆学院教学期间确定的了现代设计的理科型学科和艺术型学科,这可以让我们清晰的看到设计是由技术与艺术整合而成,去创造人类更健康更合理的生存方式,设计是基于这些基础之上来进行的。设计不能简单从造型或者艺术角度去看,也不能单纯从技术层面上看,那么就这需要现在的设计教育去培养“杂家”,通俗来说就是具有综合交叉型能力的人才,在学的过程中产生交叉,潜移默化的学会与不同专业的人沟通,了解了不同的知识背景。这样不仅培养了新型设计人才,其他学科也会因为交叉而受益。以往都是培养“T”型人才,但其是专深的,还是存在局限性,因此这便需要又有专深又能横跨的“甘”字型人才,上面出头的部分代表的是新知识、新学科、新产业。尤其是重点高校,更要注重这样的战略型人才,做大设计。
(二)设计教育应发展设计师思维能力
工业设计师要看清真正的需要,从而“定义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这才是设计的终极目的。近年来中国的各大设计院校也遵循着学生与企业合作的教学模式,并且承袭了西方的教学思想,这促使了我国设计教育发展的成功,但也存在着局限性—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制”是引进的。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强调创新,创新不是简单的改良,而是从根本上解决设计者的认知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中国未来教育的一个重头,学校应教育学生不要把专业作业当成目的,而是把它当作是获取自身能力培养的机会,其中重要的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例如家居设计中,始终会呈现出追求时尚、追求高科技、追求享受的设计,从而让家居产品也成为了一种彰显尊贵的方式,然而家居的本质目的却是让一家人和着团圆、沟通融洽,所以家居设计不能停留在研究“具”,更应该研究“家”,如果不在这方面开展研究,就会走上拷贝类似于“水晶宫博览会”上展品的老路,因此,现代设计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深究设计的本质,从而实现真正的为广大人民服务,为第三世界人民服务。
(三)设计教育要走出中国特色之路
现在所有的行业都在学习设计思维,但是透过思维层面,更重要的应该是其背后的本质—逻辑,逻辑通了我们就可以创造思维,而不是一定要跟着苹果公司的设计思维、斯坦福的逻辑设计思维。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中国的根本是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而不是像追求奢华的法国装饰艺术、追逐商业的美国流线型,我们需要的是一条健康、合理、公平的道路,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共同富裕、精神文明协调、自我发展的全新道路。并通过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哲学观”、学习、认识、研究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外因形成“中国方案”,培养一代代设计师去发展我们国家,中国才有希望,才能真正在世界设计界树立自己独特的地位。
综上所述,教育以育人为本,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根本任务。面对设计教育的创新和发展,高校要从宏观层面正确看待当下的挑战,并且根据各个院校不同定位和发展针对性的制定发展策略,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有效培养和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