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美学 大纲 师法自然,天人合--注重自然美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因地制宜、借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含蓄曲折,虚实相生一强调曲折多变一以有限面积创造无限空间,移步换景 诗情画意,人文寄托一崇尚意境美一联想寓意,匾联点题,四时之趣,情景交融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和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其设计美学凝聚了自然、人文与哲学的深刻 融合,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蕴含的自然美、意境美和曲折变化之美使得它在世界园林设计史上享 有崇高地位。 1、师法自然,天人合一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注重自然美,尊崇师法自然、天人合一。中国古典园林是将“宛自天开”的自然之势与巧夺天工的 造园手法结合起来的环境空间产物,它以山、水、植物和建筑作为基本的设计元素,并且因地制宜,巧用借景之法,使得 中国园林虽大都由人工造成,却几乎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与中国历来追求 “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相契合。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其空间布局均考虑到园林所处的地理环境,江南园 林多借水造景,北方园林则依势筑山。例如苏州沧浪亭,巧借园外之水,与园中之山共筑园林山水。 2、含蓄曲折,虚实相生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曲折多变,往往有无相生,虚实相伴,用有限表现无限的处理方法蕴含着深刻的设计美学审美特 征。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追求“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各园林的设计,有的以封闭为主,有的用封闭和 空间流通相结合的手法,使山、池、建筑和花木的布置有开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各景区的联系和风景的层次,同时 山、池、建筑的形状和花木品种的配置亦尽量做到多样化,使得在观赏时,有步移景异、变化无穷的感觉。设计者通过 廊、窗、洞门等分隔空间,形成小中见大的层次感,利用园中景物的明暗、疏密和色彩分布来达到借景目的,突破了园林 本身的空间局限,将远处的虚化为园中的实,例如苏州拙政园远借千米之外的北寺塔,使得园内景观与园外景色相互呼 应,拓展了园林的空间感。 3、诗情画意,人文寄托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崇尚意境,在造园时倾向于寄情于景、以景衬情,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的境界,以此寄托 情感,追求诗情画意,并借此寄托游园者的思想情怀。园林意境的创造,主要依赖设计者对园林的整体和局部、宏观和微 观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同时还借助联想寓意、匾联点题等手法,使主题明朗,意境深化,利用植物的四季变化,使之 具有季相之美。如苏州拙政园,园中种植大量花木,荷花、竹子、梅树等,以荷香喻人品得远香堂, “与谁同坐轩”的命 名,楹联“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园主人的的情趣和志向。 中国园林设计以其自然野逸的意趣、曲折多变的造型和诗情画意的意境,构筑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美学,使得中国园 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成为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现代园林设计在传承古典园林设计美学的同时,应结合 当下,运用新技术,为园林发展注入时代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