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无意识设计 无意识设计是指人对自身或外在环境变化无觉知的现象,由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提出。他 认为关注潜意识行为可以挖掘人内心最本质的需求,以达到有意识的设计的目的,可以有 效的增加产品的可用性,甚至引导用户行为。这一设计强调弱化设计师的介入,加强使用 者的感受,主张设计“just right”。其典型代表作品有“MUJI壁挂CD机”,“带凹槽的雨伞” 等,这种无意识的,有规律而且可以预测的行为模式,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方式,深刻贯 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达到“设计消解在行为之中,设计融于环境之中”的和谐状态。 2.双轨制 双轨制是日本设计独特的的教育模式, 一方面体现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双轨, 另一方面体现在本土需求和国际需求的双轨。 日本的现代设计是基于较为民族化的,温和 的设计特征之上借鉴吸收现代发展前卫的和国际化的特征,两者共同发展形成了双轨制。 如无印良品的产品,既体现了日本传统美学,又运用了现代技术,按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 设计。通过这种传统加现代的双轨制,使得日本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日本的 设计哲学保留其传统文化,这也是日本设计走向世界,立足于世界的根本。 二.简答题 日本实行“双轨制”对我国传统设计有何启示 提纲: 总: :概括双轨制,提出论点“日本双轨制为我国传统设计现代化转型提供范式” 分: 1.完善教育培养体系 2.加强传统美学思想的引领 3.倡导绿色设计可持续化发展 总:立足国情,创造出中华独有的特色设计发展道路 正文: 双轨制是日本的特色设计教育模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工业并行,立足于本土需 求和国际需求之上。正是由于这种“双轨制”,兼收并蓄着不同文化与技术,推动日本设计 不断进步,也为我国传统设计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关键范式,提供了多种借鉴之处。 一.德育为先--完善教育培养体系 日本“双轨制”的的教育体系是对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发展,这也是它成功的 关键。而我国设计教育体系培养的设计师虽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但缺乏创新和社会责任 感,且传统与现代较少交融,故我国可以向日本双轨制一样,打破学科壁垒,实行传统与 现代双轨并行发展,同时注重设计实用功能和美观性,并培育设计责任感。比如将传统文 化与AIGC,AR等数字技术相融合,以实现共同发展。
二。守正创新-加强传统美学思想引领 日本所走的“双轨制”设计道路,给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 一种是朴素的自然的,具 有浓厚东方情调;另一种则是现代的,发展的高技术产品。这一制度让传统元素,传统风 格的血脉得以传承,亦能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而 这正是我国设计需要借鉴的一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当今的设计发展仍有 很强的指导意义。正如“长信宫灯”那样,用设计将传统美学思想融于科技之中,灵活运用 传统元素,借助形式美法则和传统设计美学实现“尚,致,意”,将中式高尚美学与精湛工 艺相融合,还有如今中国故宫等文化与VR等技术相结合,增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深度融 合。 三.共生共存-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 日本的生存环境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舍得日本设计主张节约资源和降低能耗,所以 日本设计提出“小即是美”的口号,此外,日本设计十分关注细节,并提倡生活概念,像北 欧设计一样以人为本,如日本的无印良品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且当代生态文明,绿色 可持续日益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向和价值遵循,其理念不仅有自然的生态美学 属性,也与我国古代倡导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息息相关,十九造竹作为中国以竹美 学为核心的原创灯具品牌,以竹子这种天然材质进行灯具设计,又运用声控,节能充电等 新科技,既“顺其自然,物尽其用”,又顺应中国古代以来造物观,做到绿色可持续发展。 综上,日本与中国同属为东亚儒教文化圈,设计上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对于我国的设 计发展有着极高的借鉴意义。但由于日本的设计融入了本土的民族文化与情怀,且国情与 我国不一致,因此我国设计必须要深深扎根于自己绚烂的文明,立足国情,充分汲取养 分,不断创新才能孕育既有名族特色又符合时代需要的优良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