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无意识设计2、 双轨制 二、简答题:试论述日本实行“双轨制”对于我国传统设计有何启示 — 9 北师 周依秋的回答

名词解释

无意识设计

无意识设计是指人对自身或外在环境变化无觉知的现象。它的提出来源于日本著名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深泽直人相信设计的动力来自于人们的直觉行为,广泛设计出众多由人性潜意识感知的设计作品,并将其命名为无意识设计。其风格特征十分质检与纯粹,强调弱化设计师的介入,加强使用者的感受,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其典型代表作品为深泽直人所设计的CD机。这种无意识的、有规律而且可以预测的行为模式,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方式,深刻贯彻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引领世界走向更高级别的设计方向。

双轨制

双轨制起源于日本设计,一方面体现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双轨,另一方面体现在本土的需求与国际需求的双轨。日本基于本土较为民族化的、温和的设计特征,借鉴吸收现代的、前卫的国际化特征,两者共同发展,形成了双轨制。传统与现代的双轨并行制,一方面在服饰、家具等设计领域系统地研究传统,以求保持东方文化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的设计领域按西方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设计。其风格特征呈现两种形式,一种色彩丰富华丽,一种风格简洁素雅。如日本蜷川实花电影《狼狈》体现了其华丽,而长古川等伯的《松林图》则体现了其极简。而无印良品的产品既体现了日本传统美学,又运用了现代技术,创造出既符合国际审美又能体现本土特色的商品。双轨制设计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得以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传承和创新。这种设计模式鼓励设计师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和审美观念进行创作,同时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简述题

日本双轨制对我国设计的启示

提纲

总论点:日本双轨制的经济发展模式值得中国现代设计学习与借鉴

分论点1:亦古亦今——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存互溶

分论点2:物我合一——外在形式与内在思想融合共生

结尾

正文

现代与传统,是一对相互矛盾的范畴。在设计领域,有一个国家在发展本国现代化的同时保持并发扬了自己的本土民族传统设计——那便是日本。日本的双轨制,一方面在于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在传承日本传统美学的同时,积极学习西方优秀的设计文化,将二者融合到现代设计当中。对于日本来说,双轨制的确立在战后称得上关键,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相互尊重、借鉴、发展,共同促进了日本设计的复兴。日本和中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居,在文化上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设计怎样走向世界,应当可以从日本发展的路程中得到启示。

一、亦古亦今——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存互溶

正如日本老一代设计师说的那样:“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现代的需求,也要尊重和继承传统。现代设计必须从过去中汲取智慧,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在建筑领域,日本设计师丹下健三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竞技场将民族本土文化与西方现代主义精神结合,采用悬索结构,内部空间经济适用并富于文化,外部形式采用抽象扭曲贝壳造型。他将日本传统文化那种本土民族的灵动很好地融入了现代主义建筑之中,宣扬了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带动了形式上大胆、创新、探索的同时,也将日本文化带到了国际市场。日本在基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设计生产的结合下很好地摸索出了适合日本发展的道路,其作为中国文化的分支,对中国设计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

二、物我合一——外在形式与内在思想融合共生

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尤其由禅宗形成,其对自然的膜拜与敬畏是日本审美意识的基调,佛教的四大皆空观与道家的无为观皆渗透其中。而由禅宗思维主导下所发展出的“极简”,对待事物的态度有如“见器之美是见佛之庄严”。因此,设计出来的产品具有简洁、素雅、简朴的风格,这是一种外在形式与内在哲学思想观结合的产物,是东亚儒学文化圈与西方德式“less is more”影响下的“简”。恰如被称为当代日本设计代表的设计师佐藤化的设计哲学一般,他沿袭了日式的冷淡简约风格,以“退一步”的设计理念进行功能留白,让客户得以使用自己的能力。不难看出,日式的“极简”是一种对多余的俭省。日本很好地从外在形式上将本土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产品相结合,同时注重其设计的内在哲学观念,将其贯穿于设计始终,此等出色的设计能力值得中国去学习和借鉴。

三、道法自然——生态自然与科学技术相辅相成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传统设计中对于自然景观的尊敬,在千年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扎实的基础。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原研哉曾提到,“技术是人类的创造,但不是自然的对立面。我们通过技术更深刻地理解自然,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发现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科技发展与生态自然保护的矛盾之下,日本并没有将此境视为二元对立,而是重视自然,重视生态,并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到现代产品设计当中,实现二者相辅相成的状态。正如无印良品设计理念中提倡的低碳生活概念,这也是现代社会所呼吁的绿色设计与可持续设计的具象体现。其所倡导的简约与实用相结合、技术与自然和谐共生,可以缓解我国铺张浪费的窘境,也是当代追求形式主义和结果主义的人们内核所需。

综上所述,日本与中国同属东亚儒学文化圈,在设计上同根同源,其设计发展历程给中国设计带来的启示至关重要。中国想探索新的设计方向,可以借鉴日本双轨制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存互溶、外在形式与内在思想融合共生、生态自然与科学技术相辅相成三点。多年前的日本就像一面镜子,倒映出来现阶段的中国,以史为鉴,中国总有一天也会屹立在世界设计大国的行列之中。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