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字号越来越潮”的现象进行设计评论 设计物化文化。文化是无形的、抽象的,它需要通过设计师以具体事物的形式表现出来。老 字号的“潮”,是通过设计将传统符号(如非遗工艺、地域文化元素)转化为当代视觉语言, 打破了“复古=陈旧”的刻板印象,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实现了价值重生。“老字号越来 越潮”不再是偶然的营销事件,而是设计驱动下的品牌革新运动。设计作为链接文化根脉与 生活之间的桥梁,正是成为了老字号破圈成长的核心动力。 一、设计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老字号的“潮”首先源于对传统元素的现代化转译。老字号的核心是沉淀百年的文化符号, 如非遗工艺、地域特色、经典纹样等,但这些元素若只是停留在原处,难以符合当代审美, 慢慢开始走向下坡路,淡化这些传统元素。设计的关键作用,便是将这些文化基因拆解、重 组,转化为当代的可感知的视觉语言。例如同仁堂跳出传统中药的深色包装范式,采用马卡 龙色系搭配简约图标,将养生茶饮设计成年轻人喜爱的“健康品”,让中药文化摆脱“老气 横秋”的标签。这种转译并非对传统的颠覆,并非完全抛弃传统,而是通过设计的加减法与 重组,让老字号的内核更具亲和力的方式呈现,拉近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距离。 二、设计重构用户体验 在过去,老字号多依赖于线下门店和功能性产品,与年轻的消费者产生环境上的脱节。而现 代设计的核心逻辑,是从“产品思维”到“用户思维”,通过场景化设计让老字号融入当代 生活。例如六神花露水突破单一的使用场景,与RIO联名推出的花露水味鸡尾酒,用清新的 包装设计与跨界创意,把酒瓶做成花露水式瓶子,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将“夏日驱蚊”的 传统功能转化为“社交聚会上的潮流饮品”。设计通过优化产品形态、拓展使用场景、强化 情感上的共鸣,让老字号从“父辈记忆”变成年轻人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的载体,实现了用 户的代代传承。 三、设计搭建了新媒体传播的桥梁 老字号的文化底蕴需要通过设计的适配传播,才能形成破圈效应。设计团队精准把握短视频、 社交平台的视觉传播规律,精准把握当下热门话题,用反差感强,高识别度的设计制造话题。 例如故宫文创将太和殿的飞檐、以及其他文物上的纹样转化为手机壳、充电宝等数码产品的 设计元素,让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触手可及”。这种“传统内核+潮流外壳”的设计策略, 让老字号在社交平台形成自发传播,强化了“国潮”形象。 老字号的“潮变”并非盲目跟风,设计始终坚守“文化根脉”这一核心。老字号的“潮变” 是设计赋能文化的成功实践,设计不仅美化了视觉层面,更让老字号在当今社会重新绽放生 命力,让老字号摆脱传统的束缚,在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中找到了新的生长点。
以“设计驱动产业升级”为核心,论述设计在制造业转型中的角色与实践方法, 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展开分析。 从英国工业革命1.0到如今的工业4.0,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从机器化到信息化,有 形到无形,清晰的体现了设计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发展和使用,科学和技术是通过设计 对消费者的自我表达,旨在使新技术“可能”变成现实。资源需要进行设计,以整合利用形成 高品质的新产品,通过大量的市场所吸收,完成技术的社会财富,从而起到在科技领域中的 重要作用。没有技术就没有设计思想,科学技术没有设计的参与就找不到社会生活的结合点, 从而不能转化为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设计是科学和技术的载体,它是本身就是技术的一部 分。同时设计既是制造业提升产品价值、优化产业链的核心抓手,也是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 展、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力量。 一、设计扮演着产品价值与竞争力的提升者 在企业转型的步骤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了解并解决用户的痛点,注入情感与文化价值,设 计通过挖掘情感共鸣点、融入文化元素并转化为消费者感知的体验来帮助企业成功转型。情 感价值的注入是贴合消费者的情绪需求、体验需求和人文关怀,例如敦煌博物馆于2023年 推出的“盲文壁画手册”是中国文化遗产领域首个针对视障群体的多感官交互导览系统。该 项目以“触觉+听觉+文化共情”为核心,彻底颠覆了传统博物馆“视觉至上”的体验模式, 用无障碍设计推动品牌温度,提升了产品价值。文化价值的注入关键在于提取传统或特色文 化符号、故事通过设计融入商品,故宫文创的奏折式包装,还原传统文化场景,让普通文具 变身文化商品,大幅提高产品档次与价值。
二、设计扮演着技术商品化的载体者 设计是科学技术得到物化和商品化的载体。设计使新技术“可能”变成现实。设计与技术之 间存在开发和使用的关系,彼此相互依赖。技术通过设计向社会进行自我表达。 作为包豪斯学院的创立者,格罗皮乌斯倡导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主张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 他主持的包豪斯学院将新材料、新结构的技术特性融入设计,比如推动钢管等新型工业材料 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设计出的简洁实用家具适配工厂大批量生产。这种设计模式让工业技 术转化为标准化、可量产的商品,且凭借实用与美观兼具的特点打开市场,为后续工业产品 的技术商品化确立了重要范式。 三、设计扮演着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 设计不仅关注功能和美学,也应承担推动生态保护的社会责任。设计从源头推动企业节能减 排,践行绿色制造理念,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推动企业向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 向发展,促进生态平衡。 宝洁研发团队研发出由100%单一可回收材料制成的全新电商包装-气胶囊,无需额外纸箱 和胶带,减少40%以上材料重量;空气胶囊结构可以更好的保护产品不受损,具备了防水和 防盗功能,再给消费者方便的同时,减少了材料带来的碳排放。选用环保材料减少环境负担, 这些设计举措让企业在发展中兼顾生态效益。 简单说,不是设计单向服务于制造业,而是设计贯穿制造业全流程--既通过精准对接需求、 注入创新价值,推动制造业从“规模生产”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也依托制造业的技术、产能、 产业链基础,让设计理念落地为实际产品、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二者协同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