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x
wtx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1年前

回答
3
文章
0
关注者
0

区别: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所以它是“左倾”的,带有乌托邦式空想社会主义色彩;装饰艺术运动秉承了以法国为中心欧美国家长期以来的设计传统: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因此它任然是为权贵的设计,对象是资产阶级;工艺美术运动重视中世纪的哥特式风格,并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借鉴来源;新艺术运动放弃了传统风格,完全走自然主义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的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整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

全设计是“普遍的设计”的意思。“共用性设计”该术语最初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由美国建筑师罗纳德·麦斯最先用来描述这样一种设计概念,所有设计出来的产品和建造的环境,都必须是美观的,而且无须做 特别的调整就能适用于每一个人,此后,这一概念在世界各地很快地推广开来。“全设计”是从“无障碍”、“易接近的设计”、“协助型技术”等概念发展出来的。

“全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平等使用,设计给所有的人用的,如果某些

人用这个设计不方便,就违反了平等使用的原则。

②:弹性使用。

③:简单性和直觉性的设计。

④感觉清晰的信息,无论使用环境和用户的感知水平如何,都能通过视觉反馈、触觉反馈、语音反馈等方式让用户清晰接收信息。

⑤对错误的承受度,充分考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通过设计正确引导,降低使用错误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⑥少用力,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体能消耗。

⑦尺寸和空间要适合使用。指设计能将不同身体尺寸的对象都纳入适用人群,创建合适的尺度及空间以便于使用者的操作。

“全设计”的价值

①:为所有能力水平的人设计。

②:针对人口老龄化设计。

③: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其代表人物有马克,哈里森,他是全设计的奠基人,决心通过工业产品设计来体现为所有人的设计,也就是全设计。他认为“设计为所有能力水平的人”包括衰弱的老人、能力不足的儿童、能力缺失的残疾人等,基于这个概念,形成“全设计”观,因此说他是提倡“全设计”的第一人。

综上所述,全设计是一种站在使用者立场,追求最大包容性的设计意识形态。为推动现如今全面性设计、无障碍设计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典范。

提纲:有计划废止制内容

利弊

承担的责任(启示)总结(2min)

“有计划废止制度”是美国商业性设计的典型代表,这种制度最初是由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提出来的。他们主张,在设计汽车式样时,必须有计划的考虑以后几年更换部分设计,造成的一种制度称为“有计划废止制”。

    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促成消费者心理老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促使消费者为追求新的式样潮流,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市场促销方式,使企业获得巨大的利益,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市场竞争的产物。

    所谓商品的废止有三种形式:一是功能的废止,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的功能,让先前的产品“老化" ;二是款式性废止,不断推出新的流行款式,使原来的产品过时而遭废弃;三是质量的废止,即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时间后无法再使用。

利:刺激和满足消费者求同存异心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弊:汽车外形设计日渐豪华,而且汽车性能、结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面却被长期忽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造成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这种方式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市场竞争的产物。有计划废止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美国的工业界生根,同时也影响到世界各国,现在似乎没有可能把厄尔创造的这种体系推翻。

“有计划废止制度”导致了一种极其有害的、用毕即弃的即时消费主义浪潮,造成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在设计上产生了一种只讲式样、不讲功能的形式主义设计的恶习,偏离了现代设计功能主义的轨道。作为当代设计师我们应该推崇可持续设计,要理解社会发展正真目的,最大限度地节省和降低能耗,努力减缓社会和自然环境恶化速度。设计和发展需立足于现在,也立足于未来。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