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P
PPPP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2年前

回答
12
文章
0
关注者
0

12、论述英美等国的波普设计的利弊,谈谈现代中国设计多样化,对提升经济内循环竞争力的意义。

一、波普设计的利弊
波普设计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具有戏谑性的挑战,它打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代之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是在家居室内服饰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创新,挣脱束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设计作品强调象征意义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日趋发达的商业流行文化把设计带到了通俗化的地步带到了大众的面前。波普艺术冲破了原有绘画的界限,商品形象或工业设计品形象大量进入艺术创作中,对英国设计乃至后来国际上的设计风潮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但是作为一股艺术思潮而言,波普设计基本上是一场自发的运动,它没有系统的理论来指导设计。也没有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填补个性自我与批量化之间的鸿沟。许多波普设计出之年轻人之手,也只有追求新奇的年轻人愿意尝试,但是新奇一过,也就被抛弃。因而造就了波普设计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各种风格的混合。波普设计作为一种样式设计,前后持续了十余年,当新奇感和趣味开始消退时,逐渐式微。
二、当代设计的多样化
当前,我国呈现多样化的设计局面,这对于经济内循环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是在绿色设计方面的探索,绿色设计主张reduce reuse recycl,这对于我国的产品包装设计提出了新的设计使命,包装在满足容纳、保护、装饰等功能的条件下,减少华而不实的装饰材料,反对过分包装。同时可降解材料的运用于发现也使得循环经济得以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发现与应用,为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设计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从而带动经济循环。    其次是当前我国提出文化强国战略,传统文化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国潮风格越来越受到大众青睐,设计逐渐加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多变的文创产品深得用户喜爱,文化可以带动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可以使得一个国家在国际道路中走的更加有底气,有魄力,有气场。例如故宫文创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消费者前来参观故宫及购买文创产品,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设计,各地通过文化打造城市名片,让真正的文化活起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11、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对现代设计的现实意义

“兼相爱,交相利”是出自《墨子·兼爱》的哲学思想,“兼相爱”指的是不分人我,一同天下之利害、好恶。“交相利”即互惠互利,这是“兼爱”的背景。墨子的这一思想体现出一种平等博爱的人际关怀,具有民主思想。从设计角度来解读,这种人际观蕴藏着为谁设计和设计利益观的问题,对今天的设计实践依旧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设计需为大众服务

设计是人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造物活动,不管是过往还是当下,“为谁设计”就成为一个不可绕开的话题。工艺美术运动期间,莫里斯就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即:1、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并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2、设计工作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其个中包含的“为大众服务“,不正是一种”兼相爱“,”设计是集体活动“不也正是”交相利“的写照。这两种思想是相互融会贯通的,都蕴含着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以及社会的平等性。设计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为大众设计”已经不是口号,而是成为产品衡量的标准和设计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

二、设计应该关注特殊群体

从伦理视角来看,设计更应关注设计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弱势群体。这种伦理思想,往往流露出设计师的价值取向,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纳克提出《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他认为设计应为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国家服务,尤其是为第三世界国家服务,他还将设计的目光转向特殊群体。在他的影响下,日本和瑞士的很多设计即是以此为出发点,体现出对每一个个体的深切关怀的设计,是对所有人普遍的爱的证明。帕帕纳克的这种伦理关怀与先秦时代墨子的“兼爱”所谓是异曲同工之妙。
“兼相爱,交相利”的现实意义便是在“兼爱”的前提下,遵循“义”的原则,将爱人的情感和利人的行动紧密相连,本质上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爱,进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在设计实践中,便是“真、善、美”价值观念的体现。

10、国际主义风格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影响
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和系统化的特点,设计上受少则多原则影响较深,这给中国现代设计在建筑、平面及产品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一、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中国设计在建筑设计上深受国际主义影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钢筋混疑土预制件框架和玻璃幕墙结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城市里的高楼比比皆是,由于造价成本低,形式简单因此很受开发商青睐,现在城市中都是国际主义时期流传下来的几何框架造型。
​二、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国际主义的平面设计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冷漠的功能主义的平面风格。简单的大色块和中性色彩给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带来很大的借鉴。
​三、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 乌尔姆设计学院在设计上发展出的系统设计体系给了中国设计很大启发。产品可以大批量生产,造价低廉并且适合广大群众的需求。

1、简述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艺术与设计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包容又具有差异性。艺术是创作者的情感诉求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生活,是审美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而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作过程遵循着实用化的法则,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在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伴随着艺术同行,艺术的变革、观念、创作的手法、思维方法等都无不影响着设计。
一、艺术的变革为现代设计开辟了道路
纵观现代设计史,艺术的变革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各个时期设计与艺术的审美趣味是相一致的,二者都在追求一种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以至于在同一时代背景的作用下,各个时代艺术批评与设计批评概念、术语等都惊人的相似。20世纪初,立体主义、表现主义、 构成主义、风格派等一系列的艺术运动所创造出来的新的美学形式,直接推动了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形成。例如立体主义推崇用几何化、结构化的抽象形式,为现代主义设计从传统的表现的手法中解脱出来,提供了新的造型手法。
二、艺术为设计师提供创作方法
从设计创作的角度而言,设计融合与借用艺术创作的风格、技巧,往往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能增加产品的个性化、审美性和艺术品位,达到吸引观众、传播信息的效果;从商业性来看,能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以及营造特定的文化艺术空间,宣扬特定的精神主题,形成感人的文化氛围。只要借用得巧妙,就能提高设计的艺术氛围。例如靳埭强大师在海报创作中运用中国传统水墨元素,增加了视觉感染力的同时,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这是设计中常常会用到的艺术手法,以此提升设计的品味与水平。
三、避免孤立的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设计需要艺术的启发,对于艺术的学习能够为设计师带来灵感源泉,艺术的融入也为设计带来了文化价值和审美内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要避免走入“纯艺术”的误区中,不能片面强调精神性和审美性,而否认了设计的功能性、科学性、经济性等因素。忽略功能性与受众群体的接受度,就会使得设计本末倒置。所以,平衡二者的关系是尤为重要的。
艺术是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各个方面影响着设计的创造。在未来,艺术也将进一步融入设计,未来的设计是趋向于人性化和诗化的设计,这种设计也是“艺术化的设计”,实现着人们的生活理想,物质之美和精神之美结合的生活,即艺术化的生活。作为新时代的设计师,要联合艺术,创造即实用又美观的产品,共同推进设计的发展。

发布
问题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