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发表了评论
1、记得用总分总结构进行答题,回答比较僵硬死板,仅仅是简单的回答表层2、最好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具体的代表案例、双轨制教学所带来的意义等进行深层挖掘
我 发表了评论
1、“包豪斯培养了一个现代的设计人才”语句不通哈,注意细节,写完记得检查一下2、对于当代中国设计教育的影响只停留在了现象描述,未深入分析其与反思包豪斯局限性的具体联系3、关于现代中国教育结合发展,深度
我 发表了评论
1、整体比较浮在表面,最好加些关键性有代表的论据案例支撑2、未剖析两者深层理念差异,两者本质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没有展现出来
我 发表了评论
1、在论述的时候可以加以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辅助论证2、在设计思想上可以更深刻一点,工艺美术运动中还包含着拉斯金的改革理想3、两个运动之间的复杂性还没有表现出来,可以深入挖掘一下
我 发表了评论
1、答题还是要按照总分总结构来进行,避免文章按点答题,逻辑不清,死板僵硬2、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还停留在书本知识点的简单拼凑。需要总结每段论述中心,结合知识点、自己的见解、论据案例等进行答题,可以在答
我 发表了评论
1、口语化还需改进,“为大多数服务”,逻辑不严谨“更重要的增加了产品的费用”?2、对于工艺美术运动的批判可以更深入一些,目前主要集中在其对工业化的忽视和过度装饰上,可以再深入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原因
我 发表了评论
1、结构上还是需要遵循“总-分-总”结构。分点论述设计形式特点和审美观念特点,避免混淆。2、第二段整体口语化还比较多,重复啰嗦,重点不清晰,尽量使用书面化、学术化的语言。3、"工艺美术运动 .....
我 发表了评论
1、整体大纲是是可以的,结构逻辑比较清晰2、技术对设计的影响,b、c位置可以换一下3、协同发展模型最后“闭形演进”可以换成“螺旋式演进”来表示两者相辅相成的互助关系
我 发表了评论
1、目前还处在简单阐述的阶段,缺乏自己的思考,例如工业设计阶段,指出了分离和职业化,但未分析其真正的核心2、技术如何推动设计变革,设计如何推动技术发展都没有详细的思考论述,对两者的关系的强调也不够3、
我 发表了评论
1、尝试从这三个方向进行阐述是可以的,但在具体展开时,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整体都有点像在喊口号,没有内容缺乏辩证,每个论点都只停留在最表面的陈述,没有深入分析和阐述2、缺少结尾,逻辑结构有待加强
我 发表了评论
1、整体是按照时间流程顺序进行书写,结构比较清晰,但连接都比较僵硬,有点太机械了2、整体文章的批判性不够,缺乏自己的思考,比较浅显3、结尾写了设计对技术的反向作用,但前期并没有铺垫,逻辑不够谨慎
我 发表了评论
1、结构没有问题,但每一部分的论述都比较浅,可以深挖一下背后的内涵以及利用书本中所学的知识扩充丰富起来2、对于民族性的定义有点重复的太多,部分地方可以替换成自己的理解来丰富文章内涵3、整体还是比较顺的
我 发表了评论
1、在第一个论点中的论述虽然将民族性寓于传统文化中表达的很好,但是“现代传达”并没有表现出来,可以增添一些这部分,将其融合一下2、第二点和第三点可以结合在一起写,结合古代的设计哲学,例如文中的文质彬彬
我 发表了评论
1、整体来看,开头有点啰嗦了,可以抓重点简化一下,也可以拆分为分论点论述2、分论点后面要么可以再点一下论点,要么为后文进行铺垫,不然会显得结束得很仓促3、论点二里面有些无关中心的内容可以直接去除,重点
我 发表了评论
简答题:国际主义风格对中国设计的影响(第六次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