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水晶宫对中国设计的启示 — 102–华东理工—xululu的回答

水晶宫对中国设计的启示
水晶宫是1851年由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主持的世界博览会的展馆,由园艺师帕克星顿建造,该展览馆采用钢铁和玻璃现代材料,采用预制标准构件,大大缩短了建造工期,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同时作为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下大工业生产的结晶,他的出现见证了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辉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时移世易,当今中国的设计与150年前的英国不可同日而语,但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中国的设计环境更趋向“水晶宫”时代的英国。
中国元素不等于中国设计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农业文明赖以存在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被摧毁,取而代之的是以机械为主导的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开始使很多机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生产变得更加容易,只需要一个模具就能轻松进行批量化生产。商人和资本主义家只关注产量,从不注重设计,久而久之,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品味严重下降,都缺乏艺术性和文化性,消费者往往面对的是些粗制滥造、不伦不类的产品,这在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展馆内的产品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鼓形书架,可以沿中心水平轴旋转,每层搁板均挂在两侧圆盘上,这样搁板就可以连续地以使用者方便的位置出现。这件书架侧板上的花饰和狮爪脚同样是可以把一些细微末节不适当地大加渲染。再比如:在一个蒸汽机上加上哥特式的花纹,在一个纺织机上强加洛可可的装饰,功能与形式脱节的问题极为突出不难看出当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喜欢把19世纪的工业产品强加上18世纪的装饰;将一些繁复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装饰品、花纹图案来掩饰工业产品的粗陋。在这种崇尚繁缛矫饰的风气下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奠基者拉斯金提出了自己的设计理论:设计的重要性。他把“装饰艺术”称为大艺术,把“设计”称为小艺术,而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所展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小艺术不分的问题,他认为一个健全的社会需要完美的装饰设计,却也需要完美的设计,它们在社会发展中应该是齐头并进的,而不是强调一种,忽略另一种,这样的社会是有缺陷、不完整的。不得不承认当时的水晶宫的想法很新颖优点也很多,但是它像是一种“搭建” 起来的虚构性空间,从中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任何实在性。里面的产品相对于当时的机械制造能力来说,设计水准低下,的确很有必要在这个环境下强调设计的重要性。
反观我们中国,恰恰也是处在装饰艺术与设计失去平衡的天秤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值得当代设计师借鉴和应用的元素,冬奥会对中国结、篆刻,二十四节气、长信宫灯等元素的应用可谓是通过中国符号树立起了本土视觉设计美学,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元素的大量应用,中国元素未必等于中国设计,我们必须从产品本身出发,分清装饰艺术和设计的区别。真正优秀的设计应该注重包含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元素进行创新性应用,才可能既避免视觉符号的简单化倾向,又彰显真正的中国精神。
现代设计与手工艺融合发展
中国是一座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国,手工艺技法的传承到现在也依然有发展,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技法众多,传承甚广。其中传统手工艺技法有刺绣、编织、雕塑、刻印等。手工艺技法的传承也使我们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中国的设计该向手工艺产品发展还是该向现代科技发展?
不得不说,中国现在面临的这个问题与当时的英国面对的问题几乎一模一样。水晶宫突破了传统建筑观念,新技术、新材料使传统形式美的法则失效,开辟建筑新纪元,预示着现代设计的间洁性和功能性。工艺美术运动是现代设计中的第一个设计运动,由于反对工业化和大批量生产的设计产品,导致设计无法与技术相结合,最终导致工艺美术运动的失败。以史为鉴,“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结合”可以说是一种解决方法。现代设计产品加入传统手工艺的技法可以使得产品能实现人与物的融合,使得产品更具有文化内涵,并且难以被借鉴与模仿。并且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产业的融合能够延续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并实现较高的经济利益。手工艺可以说是人文社会的一种传承,它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是绝对不能丢失的。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对水晶宫的反思,既是对乙水晶宫为象征的英国乃至西方各国的现代文明,现代设计,文化发展的反思,也是一种积极探索大国崛起之路的过程,是为,温故知新,以史为鉴。中国的设计行业和设计教育,只有在现代性、科技、市场等很多方面充分的与真正的“大众”沟通,尽快培养起一个接纳设计的社会环境,才能毫无羁绊的实现“设计为人民服务”、“文化自信”、“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的永恒的梦想。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