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潘克星顿建造水晶宫及英女王博览会举办的伊始,现代工业设计的幕布逐渐被拉来,当时中国未与西方各国接触,其思想观念直到近现代才被熟知,起步晚、未被完全了解的设计思想的局面便是近代中国设计大方向上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迅速提升、民族自信心不断高涨,大环境下的中国设计业自觉考虑“本我”的行为特征越来越明显。
同时,中国设计业进入了又一个发展阶段。一些情况发生了明显改变:今天东西方设计在感观上的差距所带来的精神刺激,已远不及刚打开国门时那么强烈,长期且不断便捷化的信息交流,能及时获取世界设计的最新信息;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设计业已积淀了相当多的经验,并成为一种力量,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资本和能力。
1851年由水晶宫带来没有多余装饰、用新材料和技术突破形式美、在设计中对功能性偏重的设计观念,对中国起步晚但进步神速却又有不足的现状有着可借鉴性的意义。总体来看,中国设计由于需要设备、技术、资本、灵感等诸多因素,导致设计现状一直处于一种“表面循环”。从建造水晶宫来看,这不仅英女王炫耀工业成果的小心思,也是她无意识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而建出来的艺术品。回到国内,如果想要解决这种“表面循环”,建议由国家、学校、社会设计培训机构多方合力创造一些好看实用的产品出来作为媒介,来改善并提高甲方(人们)的审美。
第二,面对东西方设计的客观差距,中国设计业从高等设计教育到设计市场,国外经验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态势,在一开始几乎不被研判的情况下盲目引入,到现在有意识的甄别,我们要做的是,面对世界设计的多元化,中国设计业如果不能看到自身文化的独立性,并立足文化母体树立“差异化”的认知心态,将永远处于一个尾随者而非追赶者的境地,由此,即便机会到来,其作用也难于最大限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