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简述以人为本的设计内涵 — 64-东南-吴宇豪的回答

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生理结构、心理情况、思维方式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建筑和展品进行优化,使体验者参观、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舒适。是在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
(1)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需要也更加个性化,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功能需求,他们同时注重个人情趣和爱好,追求时尚和展现个性的心理左右着他们对产品的选择,消费者的需求呈多样化,单调的设计风格难以维系不同层次的商品需求,商品设计由以“人的共性为本”向“人的个性为本”转化。个性化设计已成为设计师关注的目标之一。这在产品上也逐渐得到体现:如海尔公司推出“按需设计、按需生产”的口号,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求给每个产品的设计定向。这种个性化的取向暗示着人对共性需求的满足不再是设计的核心,个人或小团体的需求已成为设计师主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共性设计逐渐淡化,个性设计得到重视,这也正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真正体现。
(2)人性化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人自身的精神活动,与人生状态的体验,强调人文精神的贯彻,中国一直讲求着儒学精神,儒、道都主张“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自然与人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世界是与人的本性,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相互交融的,更多地追求和体验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关心人生、人事、重视内在精神境界。使用者的这种渴求,使“以人为本”的设计上升到对人的精神关怀。国外一些知名企业的一些最新设计明显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夏普公司设计的液晶显示器冰箱,可以记录 30 种食品的保质期、在食品到期的前一天提醒用户,其配制的录音装置还可人在离家前给家人留言,还能通知主人更换冰室用水,体贴入微的设计让用户备感人性的温和。还有电脑的变化,手写输入改变了键盘输入,电脑语言识别系统是人机对话成为可能,是电脑这种高科技产品变得如此平易近人,越来越智能化,这种对消费者心理和情感的关心是对人性关怀的具体体现,也正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肯定与完善。
(3)人性化和生态环境的融合
随着人类人口的飞速增长,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人们开始意识到发展与环境,设计与环境的重要性,开始采取种种措施来规范和引导经济朝着长远的方向发展,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成为共识。在设计领域开始树立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一个设计伦理问题,这就要求设计时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包豪斯早期的理想主义,路易斯·沙利文的“形式服从功能”、米斯的“少即多”所发展的工业产品的新美学观点,到后来美国设计师提出来的”为现实生活的设计”及后现代潮流中的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观念,西方现代设计发展的过程充满了民主的色彩和以人为本的道德责任感。著名的设计师和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曾经说过“世界上有比工业设计更危险的工作,但不多”。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的作品在生活中被广为应用所产生的后果。因为设计不当的工业产品可能具有潜在的危险,包括对人体的损害、对环境的污染及对资源的浪费等。这就要求设计师在产品设计时应力求造型简洁,尽量简化产品结构;零件、部件可拆卸、更替: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材料的种类,特别是稀有材料及有毒、有害材料,尽量使用回收材料,增加材料循环和用高科技合成材料代替天然材料,最大限度降低各种消耗,同时又可再生利用。其目的在于实现产品——人——环境之间的和谐。
总结:设计师必须认识到未来的设计必然基于人工智能、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重视人文情怀、注重社会审美以及大众所共同参与的设计。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