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从高技派产生的背景、特征代表作品开始,剖析其影响力和意义,并阐述其代表性的作品和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 127-河工-林锦秋的回答

主论点:高科技派作品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分论点一: 高科技风格的产生背景 分论点二: 高科技风格的特征及作品 分论点三: 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1. 高技术和高材料的广泛应用 2. 生态环境与节能环保的重视 3. 情感化与文脉性的强调 从高科技派产生的背景、特征代表作品开始,剖析其影响力及意义, 并阐述其代表性的作品和对现代设计的意义 源自机械美学并在科学技术促进中产生的高科技风格,于20世纪60-70年代在建筑和产品上广泛流 行。这种风格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结构语言和视觉语言之外,更以科技力量助涨了未来主义的思潮,以哲 学思辨探讨高科技对当今与未来的积极反映,并以更加注重高技术和高材料的广泛应用、生态环境与节能 环保、情感化与文脉性的重要性等作为新的发展动向。 一、高科技风格产生的背景 高科技风格的产生一方面与科学技术的驱动有密切关系。60年代末期 ,美国的宇航员在月球登陆。标 志着新技术革命的开始。这个新时代的来临在建筑上立即就有反映,而“高科技”风格则是积极地反映这个时 代的特征,因此,可以说“高科技”是第二个机器时代的积极反映。另一方面,在同时期西方进入“裕社会”时 代,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审美趣味更倾向于求异求新,形式单调、冷漠的建筑与产品不能适应多元化的需求, 迫使市场上出现一些新变化,“高科技”也进一步应运而生。可以说,高科技是科技、文化、艺术、审美综 合的产物。 二、 高科技风格的特征 工业设计中的“高科技”风格是从琼.克朗和苏珊斯莱辛1978年的著作《高科技》中产生的。这个术语 在设计中特指两个不同层次的内容;一是技术性风格,强调工业设计的特征; 二是高品位的。它是在建筑 形式上突出当代技术的特色,突出科学技术的象征性内容,以夸张的形式来突出高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并且高科技强调精细的技术结构,讲究现代材料和工业加工技术的运用,把现代主义设计的技术成分提炼 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种符号的效果,赋予工业构造、机械部件以美学价值,达到具有工业化象征 性特点。 三、从高科技作品中探讨对现代设计的启发和意义 高科技风格在世界上成为一种流派,与几位建筑师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伦敦劳 埃德保险公司大楼、香港汇大楼等都是都是查理德.罗杰斯、诺尔曼.福斯特等一众大师的杰出作品,这 些作品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和前卫的影响。 1、高技术和高材料的广泛应用-一以蓬皮杜文化中心为例 意大利的建筑家伦佑皮阿诺和英国建筑家理查德罗杰斯1971-1977年期间设计的巴黎的“蓬皮杜国家 艺术文化中心”。这个建筑使用了德国建筑家马克斯门格林蒙森发明的“MERO”结构系统作为建筑的构造, 金属管构架之间的距离是13米,形成内部48米完全没有支撑的自由空间,从而创造了巨大的室内面积,供艺 术展览和表演使用,电梯完全以巨大的玻璃管包裹外悬,整个建筑基本是金属架组成,而且暴露所有的管道,涂 上鲜艳的色彩,它最终成为巴黎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高科技”风格形成流派的里程碑。其中预应力技术 、精密的精加工技术及阻尼技术的发展使各种难以想象的复杂结构得以形成、节点得以实施。高强混凝 土、高强钢丝、各种高强钢材、合成橡胶、纤维织物及各种高强玻璃、塑料产品在经济性、使用性及美观 性方面显示了巨大的优势,为现代设计的发展与创新开创了新的典范。 2、生态环境与节能环保的重视一一以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为例 由诺尔曼.福斯特所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全部采用自然通风和温度调节,将运行能耗降到最 低,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空气调节设备对大气的污染。该建筑平面为边长60米的等边三角形,其结构 体系是以三角形顶点的三个独立框筒为“巨型柱”,具有极好的整体效应和抗推刚度。49层高的塔楼采用弧 线围成的三角形平面,三个核(由电梯间和卫生间组成)构成的三个巨型柱布置在三个角上,巨型柱之间架 设空腹拱梁,形成三条无柱办公空间,其间围合出的三角形中庭,如同一个大烟囱。为了发挥其烟囱效应, 组织好办公空间的自然通风,经风洞试验后,在三条办公空间中分别设置了多个空中花园。这些空中花园 分布在三个方向的不同标高上,成为“烟囱”的进、出风口,有效地组织了办公空间自然通风。据测算,该 楼的自然通风量可达60%。三角形平面又能最大限度地接纳阳光,创造良好的视野,同时又可减少对北邻 建筑的遮挡。因此,大厦被冠以“生态之塔”、“带有空中花园的能量搅拌器”的美称。我们可以从中看出, 它是对当今生态危机的一种积极、主动并且有效的反应与解决之道,对现代设计的建筑师有了更高素质的 要求,不但要掌握生态设计方法之精髓,更要关注相关相关领域的最新生态型技术发展动向。 3、情感化与文脉性的强调一一以吉巴欧文化中为例 不同于罗杰斯硬朗派的风格,伦佐.皮亚诺对于裸露结构和科技感的处理相对内敛了许多。比如1998 年建成的吉巴欧文化中心便是一例,它提取本土棚屋的元素,运用当地材料,将高新科技与传统文化相融 合。既有诗意的空间建构,也达成了节能、舒适、生态的目标,让伦佐.皮亚诺凭借吉巴欧文化中心一举拿 下当年的普立兹克奖。此作品对文脉的追求和情感上的满足是高科技派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也是现代设计需求把握的方向,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基础上继续追求时代个性,使人们在体验文化环境、历 史环境的同时感受其对人的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更为丰富,更富人情味。使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紧紧把握住 自己的情感,将历史传统的符号通过高科技的手法有机地融合到现代建筑的记忆中,而引起人们对历史的联 想,而实现建筑所需达到的目标。 综上所述,高科技以科学技术为创作着眼点,使“技术升华为艺术”,促进了设计范畴、设计形态、设 计形式、设计语言、设计风格以及设计文化、设计美学的发展,也必将在现代设计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 笔。

Screenshot_20220928_233147.jpg
Screenshot_20220928_233158.jpg

相关答案

发布
问题

分享
好友

联系
客服

客服微信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