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设计是社会、城市、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一、总起 1.1设计是什么 1.2设计与社会、城市、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设计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 2.1不同社会背景下的设计 2.2设计解决社会问题 2.3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三、设计构建智慧城市,彰显城市特色 3.1智慧城市 3.2通过设计表现城市特色 3.3设计解决城市问题 四、设计发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4.1各个国家的文化在设计中的表现 4.2设计传承、传播文化 4.3设计创新文化 4.4设计增强文化自信 五、总结 5.1设计对人、社会、城市、文化的作用 5.2当代设计师应该怎么做
如何理解设计是社会、城市、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设计的运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设计活动已经从 解决问题延伸到满足需求,设计的边界正在不断地延伸,其最终目的都是用之于人,服务于 生活。21世纪处于工业3.0向工业4.0转型的历史阶段,设计已经从物的设计转化到非物 的设计,设计不再局限于具体的“器物”的设计,而是开始重视交互设计、体验设计等非物 质设计,开始探索设计与社会、城市、民族文化的关系,用设计来促进其发展,以此来追求 人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 (一)设计促进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 设计是动态的,它会依据不同社会环境而有所变化和区别。纵观历史长河,从原始社会 到工业社会再到现在的信息化社会,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设计也为满足不同社会背 景的人的需求不断改变。在旧石器时期,磨尖的石器、打猎的工具作为为满足祖先生存需要 的设计而存在。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人们开始追求美好的物质生活,社会进入手工艺时期, 工匠们制作出了大量精美的手工艺品供给当时的权贵使用。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科技飞速 发展,蒸汽机、珍妮纺纱机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效率,人们开始追逐效率和商业的成功, 催生了现代主义设计、“流线型”风格等设计范式。到了工业3.0时代,互联网开始进入人 类的生活,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为实现人类新的需求逐渐趋于信息化,交互设 计、服务设计等非物质设计应运而生。当今的设计处于工业3.0向工业4.0的转型过渡阶段, 设计将往智能化方向发展,设计界提出的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等前沿的理念将为人类提供更 方便更高效的生活模式,让人类有更多的时间去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设计作为提供解决方案的活动过程,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工业革命以来,设计一 直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到了世界大战前后社会处于极大的动荡与变革之中,设计开始着手于 解决人们生活问题之外更大的社会问题。“水晶宫”博览会产出的机械和手工艺两类产品具 有明显的功能和形式两级分化,这引发了设计界的争论,同时这也是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 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设计界在经过长期的包括“科隆论战”在内的众多辩论中,最终普遍 认同设计应该“善用工业的加工方式”,即应该根据工业加工方式的特点来设计相适应的形 式。造型简洁的产品以便机器生产,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同时大大降低了困难的劳力劳动。 在现代主义设计阶段,民主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以格罗皮乌斯为代表的设计大师提倡设计 也应该为大众服务,而不是为少数的精英阶层服务,于是设计出造型简洁、功能性强且价格 低廉的产品和房屋供给平民大众使用。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变得越来 越多样。随之而来设计研究也变得更加深入,切入点也变得越来越细致和微妙。设计发展出 新的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等非物质化设计,让用户在互联网世界也有更好的体验。外卖、快 递等服务设计越来越贴切人的心理,增设实时追踪外卖员、快递员位置的功能,能够让用户 随时都能了解进程。在后疫情时代,医疗健康和公共卫生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设计界 也正在不断创新,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办法,让人们的生活健康得到保障。 当今道德因素在设计中充当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导向。在商业性利益的驱使下,设计的最 大问题是缺乏对世界的责任感知。绿色设计、非物质设计都是基于一之所以种对未来社会承 担责任的设计体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无论是波普艺术还是意大利的激进设计在出现之 后却很快消逝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色彩,它们的出现是基于个人喜好 出发的,是源自于对现代主义标准化形式的一种排斥心理,而不具备太多的社会反思意识和 社会责任感。作为设计者来说,我们更应该明确自身的价值观和社会态度,参与到社会活动 中去,用有态度和责任心的设计为社会现象和需要解决或帮助的人或事发声。 ()设计构建智慧城市,彰显城市特色 城市的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人的诉求为出发点,一人的需求为
突破点,才能真正实现物质围绕着人进行,才能真正实现一个万物互联的、智慧化的时代。 步入社区,智能车牌识别系统、智能安防系统、停车场无人值守系统“各司其职”;线上办 事、社会保障、医疗健康、安全缴费、电子证明等事项“一站式办理”。在信息化时代,智 慧城市设计成果斐然前景广阔。小到衣食住行,达到决策行动,城市有多聪明,人们的生 活就有多便利。但是,城市建设不能只顾发达地区,也要关注欠发达地区,实现共同发展。 现在中国在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上,还正在实行“乡村振兴”,做到技术发展和保障民生两 头兼顾。 通过设计能够解决城市部分社区设施老旧、服务落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目前,许多 城市都存在着大量的老旧社区,这些地方的硬件设施不能提供给居民良好的生活体验,老龄 化严重,没有好的医疗服务…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且正在进行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如: 给老小区安装电梯、每个社区增设医疗服务点、定期慰问老人、发展商业服务以带动当地经 济和人口流动。 (三)设计发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设计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各个国家的设计风格各有不同,都蕴含着其传统民族文化。日 本设计精巧、多功能,德国设计理性、高质量,美国设计美观、商业化,北欧设计注重人情 味,中国设计虽然发展较晚,但仍然吸取各国设计之精华,正在走出一条富有中国文化特色 的设计之路。 设计可以发扬民族文化。以中国的设计为例,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传 统民族文化,而使各个民族文化都能实现广泛传播是不容易的。与文字传播相比,人们更加 倾向于观察图像和物品,所以,民族文化的传播需要设计的介入,让民族文化视觉化,经过 优良的设计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当地文化。现在的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在这个方面已经取得了 可见的成就。 设计与文化相辅相成、互相成就,文化为设计赋能,为设计提供灵感来源。设计不是凭 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结合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再加工,所以民族文化是设计创新的重要来源 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京”的造型,主要人物是一个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 刻有运动员向前奔跑的姿势,下面是用毛笔书写的“北京2008”和奥林匹克五环的象征, 运用了中国传统印章、毛笔元素,彰显中国特色。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也用到了中国木 构建筑的传统元素一一斗拱,并对夏商周时期鼎器文化的概念加以借鉴,使得整座建筑大气、 壮观、极富中国气派。 通过设计增强文化自信。以工业设计为重要途径和手段,扎根于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当 中,充分发挥工业设计的特点及优势,在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当中,不断推进文化体 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总结,这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们的文 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设计是社会进化的镜子,在社会进化的同时,社会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设计将没有边界,就像光芒没有边界,设计将关系着社会、城市文化,将渗透我们生活的 每个角落。在这个科技和文明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质量愈来愈高,当代的产品设计 面临在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文化传承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设计师也面临 着巨大的机遇,这需要当代设计师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诸多的问题,用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设 计态度去解决问题。